近日,有知乎网友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认为中国人喜欢以“在工作中受了多少劳累”这种主观感受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可这和客观上的“工作贡献大小”根本是两回事;并提出问题“焦裕禄这样的人在西方发达国家会受到推崇吗?下面是这个问题下点赞数最高的答案:好像焦裕禄就是个累死的无能者。当时电影也就是写他劳累,百姓爱戴。焦裕禄主要是能力受到认可。农业社会有多落后,现代人无法想象。
在他的葬礼之上,十万人民为他送行,所有的百姓,将所有的信任都给了焦裕禄,给了人民的好干部。即便如此,在生病的时候,焦裕禄依旧心系百姓,依旧将自己所有牵挂的事情都一一交代清楚1964年,焦裕禄的病情无力回天,人民的好干部,就这样牺牲在了第一线。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了黄河故道的沙丘之上,在那里,焦裕禄继续凝望着,盼望着,看着自己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期盼着自己带领的百姓脱贫致富,过上好的生活。
“是焦裕禄精神伴我一生成长进步!我立志:要像焦裕禄一样,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2014年7月30日,在新疆哈密地区举行的阿布列林学习焦裕禄精神事迹报告会上,阿布列林的一席话,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个人:“我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教育下,在焦裕禄事迹的感染下成长的,46年来,不论干什么工作,无论职务如何变化,焦裕禄精神是我一辈子的坐标,学习焦裕禄精神的思想和行为一直没有变,干好事、做好人是我最重要的人生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