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产业,每天分享行业资讯、疾病诊断、合理用药、养生保健、营销案例和管理干货,帮助药店打造连锁经营体系,咨询:
扫描关注并设为药店头条为明星
女性生殖器炎症的发生,多由细菌、原虫、真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引起。临床上,根据炎症发生的部位,常可分为:
外阴炎症,包括非特异性外阴炎、前庭大腺炎等;
阴道炎症、常见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
宫颈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包括子宫、输卵管和卵巢)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的炎症。
1.外阴、阴道炎症的原因有哪些?
外阴和阴道炎症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
外阴、阴道邻近尿道、肛门,该部位潮湿,易污染;
育龄妇女性活动较为频繁,外阴和阴道是分娩和宫腔手术的必经之路,因此容易受到外界病原体的损伤和感染;
绝经后妇女和婴儿体内雌激素水平较低,局部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发生感染。 外阴炎和阴道炎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存在。
常见原因有:
1 次阴道冲洗
看似可以彻底清除致病菌,但同时也破坏了阴道的正常环境,引发更严重的感染。
2 使用护垫
为了卫生,很多女性喜欢在非经期或者白带较多的时候使用护垫。 大量病菌在阴道潮湿、缺氧的环境下可以大量繁殖。
3 经常或近期使用抗生素
频繁或大量使用抗生素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但容易产生耐药性,造成菌群失调和再感染。
4 使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剂
5 间接感染
使用受污染的浴缸、沐浴用具、毛巾等。
6 其他因素
穿紧身衣服、不使用安全套、近期生活压力大、性生活频繁、性伴侣较多等。
专家提示:
如果药物治疗有效,应坚持服药并坚持足部治疗疗程。 如果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效果不佳,或反复复发,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
2、各类阴道炎的治疗
滴虫性阴道炎
1 什么是滴虫性阴道炎,包括哪些症状?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 隐藏在腺体和阴道皱襞中的毛滴虫经常在月经前后繁殖,引起炎症。
滴虫不仅寄生于阴道,还常侵犯尿道或尿道旁腺,甚至膀胱、肾盂以及男性包皮皱襞、尿道或前列腺。
潜伏期为4至28天。 25%至50%的患者在感染初期无症状。 主要症状是:
①白带增多,白带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
②外阴瘙痒,有时有烧灼感、疼痛、性交困难等。
2 滴虫性阴道炎如何治疗?
滴虫性阴道炎需要内服和外用并用。 甲硝唑是杀灭滴虫的特效药物。
治疗期间保持外阴清洁,防止继发细菌感染,每日清洗外阴,更换内裤并消毒; 急性期忌食辛辣食物、饮酒; 禁止性生活,配偶需共同治疗。
西医治疗:
①全身用药:口服甲硝唑400mg,每日2~3次,连续7天为1个疗程。
②局部给药:阴道给药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或替硝唑阴道泡腾片,每晚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外用前可用1%乳酸或0.5%醋酸溶液冲洗阴道,可降低阴道酸度,抑制滴虫生长。
中医治疗:
对于湿热瘀血证,应清热利湿、化瘀止痛,可选用妇科千金片(胶囊); 气滞血瘀证,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桂枝茯苓胶囊; 寒湿瘀滞证,宜散寒除湿,活血化瘀,可用少腹逐瘀丸加减。 对于气虚血瘀证,可用理中丸益气健脾,祛瘀散结。
霉菌性阴道炎
1 霉菌性阴道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①外阴瘙痒:严重时外阴会肿胀,有烧灼感、烦躁不安、异常疼痛。 它还可能伴有尿频、排尿困难和性交。
②白带增多:白带的特点是白色浓稠凝乳或豆腐渣。
2霉菌性阴道炎如何治疗?
西医治疗:
①消除病因:如有糖尿病,应积极治疗; 应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皮质类固醇等。 经常更换内衣。 用过的内衣、盆、毛巾等要用开水烫一下并在阳光下晒干。
②念珠菌的药物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 由于念珠菌在碱性环境中不易生长,可用2%~4%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外阴和阴道,然后将制霉菌素片或栓剂或泪克林栓等抗真菌药物塞入阴道,一旦天。 次,7天为1个疗程。
③全身用药:局部用药效果不佳或病情顽固者,可采用全身用药。 可以选择伊曲康唑200mg,口服,每日一次,连续3~5天; 氟康唑 150mg,口服; 酮康唑200~400mg,每日1次,连续5天。 该药损害肝脏,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应监测肝功能的变化。 孕妇及肝炎患者禁用。
④对于反复念珠菌感染或长期未治愈的患者,应进行全面的全身检查,排除糖尿病及其他器官感染。 同时,注意抗生素、激素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中医治疗:
湿热瘀血证,宜清热利湿,祛瘀止痛,用妇科千金片(胶囊); 气滞血瘀证,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桂枝茯苓胶囊;
对于寒湿瘀滞证,治疗宜祛寒除湿,活血化瘀,用少腹逐瘀丸; 对于气虚血瘀证,治疗应以益气健脾、散瘀散结为主,可选用理中丸。 可以推荐外用的植物洗液。
细菌性阴道病
1 细菌性阴道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10%~40%的患者无临床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
①白带增多,稀薄,灰白色,有腥味。
② 可能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
2 细菌性阴道病如何治疗?
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是使用抗厌氧菌药物,主要是甲硝唑和克林霉素。
首选甲硝唑400mg口服,每日2次,连用7天; 或克林霉素300mg,每日2次,连用7天。
阴道可局部涂抹含甲硝唑的栓剂; 或可使用克林霉素软膏阴道涂抹,每晚一次,连续7天。
中医治疗:
湿热瘀血证,宜清热利湿,祛瘀止痛,用妇科千金片(胶囊); 气滞血瘀证,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桂枝茯苓胶囊;
对于寒湿瘀滞证,治疗宜祛寒除湿,活血化瘀,用少腹逐瘀丸; 对于气虚血瘀证,治疗应以益气健脾、散瘀散结为主,可选用理中丸。
三、宫颈炎症概述
宫颈炎症是女性常见的下生殖道炎症。
正常情况下,子宫颈具有多种防御功能,包括粘膜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防止下生殖道病原体进入上生殖道的重要防线。
但宫颈也容易因性交、分娩和宫腔操作而损伤,且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抗感染能力差,容易发生感染。
临床表现为白带量多、色黄、有异味,常伴有腰腹部肿胀、外阴瘙痒等,严重影响广大女性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急性宫颈炎
1 什么是急性宫颈炎?
急性宫颈炎是病原体感染子宫颈引起的急性炎症。 主要见于化脓性流产、产褥感染、宫颈损伤或阴道异物并发感染等。
2 急性宫颈炎的病原体有哪些?
①性病病原体: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主要见于性病高危人群;
②内源性病原体:宫颈炎的部分病原体与细菌性阴道病、生殖器支原体感染有关。
3 急性宫颈炎有哪些症状?
主要症状为白带增多、粘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受刺激,伴有腰酸、下腹痛,以及尿频、尿急、尿痛、体温轻度升高、性交困难等泌尿道症状。
4 急性宫颈炎如何治疗?
抗生素主要选择用于针对病原体的治疗。
对于单纯性急性淋病奈瑟菌宫颈炎,主张大剂量、单次给药,常用药物为第三代头孢菌素;
如果是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主要治疗药物是四环素类或红霉素类,如多西环素或阿奇霉素。
中医治疗:
以湿热注射型为主,治疗方法为清热利湿止损。 推荐妇科千金片(胶囊)。
慢性宫颈炎
1 什么是慢性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 多是急性宫颈炎未彻底治疗后,病原体侵入,因分娩、流产或手术等原因导致宫颈损伤所致。
慢性宫颈炎常见的病理类型有:宫颈息肉; 宫颈肥大; 宫颈腺囊肿和宫颈粘膜炎症。
2 慢性宫颈炎有哪些症状?
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 分泌物为乳白色粘液,有时呈淡黄色脓性,可有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
当炎症涉及膀胱下方的结缔组织时,可能会出现尿急和尿频。 如果炎症扩散到盆腔,可能会出现腰骶部疼痛、下腹疼痛等。
3 慢性宫颈炎如何治疗?
需要手术治疗:
宫颈囊肿、宫颈息肉
其他慢性宫颈炎治疗:
1)外用:保妇康栓、小米栓、椿乳胶
2)口服:经验性治疗可采用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
3)中成药:对于湿热瘀滞证,应清热利湿,祛瘀止痛,可以使用妇科千金片(胶囊); 对于瘀滞证,宜祛寒利湿,活血化瘀,可加减少腹逐瘀丸; 对于气虚血瘀证,应以益气健脾、散瘀散结为主,可选用理中丸。
4.盆腔炎概述
1 什么是盆腔炎?
女性上生殖道(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炎症称为盆腔炎。
盆腔炎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多因细菌感染或经期卫生不注意以及分娩、手术、流产后邻近器官疾病(阑尾炎等)蔓延所致; 慢性盆腔炎多是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造成的。
2 盆腔炎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①宫腔手术后感染:如刮宫、输卵管引流、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检查、人工流产、放置宫内节育器等,由于手术消毒不充分或术前适应证选择不当,导致病原体上行感染。下生殖道的内源性菌群。
生殖器原有的慢性炎症,在手术干扰后也会引起急性发作和扩散。
②下生殖道感染:主要是下生殖道的性传播疾病,如淋病奈瑟菌宫颈炎、衣原体宫颈炎和细菌性阴道病等,与盆腔炎密切相关。
③性活动:PID多发生于性活跃的女性,尤其是早年性交、有多个性伴侣、性交频繁、性伴侣患有性传播疾病的女性。
④性卫生不良:使用不洁的月经垫、经期性交等,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 此外,低收入群体,不注重性保健,盆腔炎的发病率较高。
⑤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例如阑尾炎、腹膜炎等蔓延至盆腔,大肠杆菌为主要致病菌。
3 盆腔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盆腔炎因炎症的严重程度和范围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轻症病例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常见症状是下腹疼痛、发烧和阴道分泌物增多。 腹痛持续存在,活动或性交时腹痛更严重。
如果病情严重,可能会出现寒战、高烧、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月经来潮时可能会出现月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的情况。
急性盆腔炎
1 急性盆腔炎如何治疗?
西医治疗:
该病的治疗原则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控制感染。 常用的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甲硝唑、阿奇霉素等,剂量和疗程一定要足够,避免慢性盆腔炎迁延不愈。
注意事项:患者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以利于炎症定位; 饮食方面,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并充足饮水。
如果抗生素和其他治疗无效,或怀疑盆腔脓肿,则应进行手术。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变范围,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中医治疗:
以清热解毒、利湿化瘀为主。 推荐中成药:妇科千金片(胶囊)、抗妇炎胶囊。
慢性盆腔炎
1 慢性盆腔炎的症状
有急性盆腔炎病史,腹胀痛及腰痛,乏力,性交及月经前后疼痛加重,白带较多,月经后更明显。 月经不调或不孕,老年人可能会出现精神不振、全身不适、失眠等症状。
2 慢性盆腔炎如何治疗?
建议根据病变部位和患者主诉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慢性盆腔炎病程较长,患者思想压力较大。 治疗期间,患者需要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中医治疗:
除采用中药辨证治疗外,常结合中药灌肠、中药外敷等进行治疗。
抗生素治疗:
长期或重复的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有时没有明显效果,但对于需要保留生殖功能的年轻人,或者急性发作时可以使用。 最好同时使用抗衣原体药物。 可以使用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进行经验性治疗。
3 慢性盆腔炎如何辨证治疗?
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多为邪热残毒,与冲任气血相争,不能凝结,日久难愈。
临床上以湿热瘀滞、气滞血瘀、寒湿瘀滞、气虚血瘀较多见。
湿热瘀血证,宜清热利湿,祛瘀止痛,用妇科千金片(胶囊); 气滞血瘀证,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桂枝茯苓胶囊;
对于寒湿瘀滞证,治疗宜祛寒除湿,活血化瘀,用少腹逐瘀丸; 对于气虚血瘀证,治疗应以益气健脾、散瘀散结为主,可选用理中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