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宫颈癌患病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怎么办?

编辑:求医网      来源:求医网      宫颈癌   妇科   癌症   健康

2023-06-27 15:06:17 

最近小爱同学得到一则消息:

妇科疾病接触性出血_性接触传播_接触隔离的疾病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

他当时只有13岁,已经与癌症作斗争7年了。 9岁时,他甚至因宫颈癌而切除了子宫。 为了对抗宫颈癌,这位小患者吃尽了苦头。

虽然这样的小病例并不多见,但近年来,宫颈癌患者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非常值得警惕。

1. 13岁得宫颈癌,是遗传还是环境影响?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宫颈癌一般是一种只发生在成年女性或中老年女性的疾病。 但事实上,宫颈癌也发生在青少年和儿童中。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宫颈癌患者中年轻人越来越多,其中15-44岁的人数逐年增加。 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年龄呈下降趋势,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

对于本案中的患者牛牛,我们无从得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这么小就患上了严重的癌症,但在这里,小艾还是想从以下角度简单讨论一下孩子患癌症的可能原因:遗传和环境。

1. 继承

宫颈癌本身并不是遗传性疾病,但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如果直系亲属有宫颈癌病史,下一代患宫颈癌的风险会高于常人,但也不是绝对的。 这很可能与身体素质、相同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性接触传播_接触隔离的疾病有哪些_妇科疾病接触性出血

2. 环境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诊断的宫颈癌患者中99%都有HPV感染。

感染HPV病毒后,身体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症状。 即使在持续感染高危型HPV病毒后,宫颈病变和癌症已经发生,患者的身体仍然没有明显症状。 等到身体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性行为是导致HPV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尤其是一些在较年轻的时候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人。 由于子宫颈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接触致癌物质后更容易破坏子宫颈的免疫系统,导致患子宫颈癌的风险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性行为并不是HPV病毒感染的唯一途径,间接接触也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接触感染者的衣服、日常生活用品和用具也可能发生感染。

性接触传播_妇科疾病接触性出血_接触隔离的疾病有哪些

当然,孩子的真正死因尚未查明,我们也不能自行推测。 不过,上述种种危险因素仍值得女性朋友警惕。 生活中注意避免高危行为,减少感染机会,才能远离宫颈癌。

2、宫颈癌发生时,身体会发出4个信号

当宫颈癌来袭时,身体会出现一些异常信号。 要及时掌握这些信号,及时干预。

1、阴道不规则出血

比如,绝经后的女性在月经期间突然又出现“崩溃”的情况。 一般出血量不会太多,身体也不会出现其他不适症状。 点状出血很容易被忽视。

2.接触性出血

约70-80%的宫颈癌患者会出现接触性阴道出血症状,包括性交后出血症状、排便用力、妇科检查等。

3、白带增多

大约75-85%的宫颈癌患者会出现白带增多的症状,而且数量的增加还会伴随着气味和颜色的变化。 有些患者的白带会有明显的腥味,与正常的白带明显不同。

4.异常疼痛

异常疼痛发生在下腹部和腰骶部,严重时疼痛会累及上腹部、大腿和髋关节。 月经、排便、性交时疼痛会加重,且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越来越严重。

性接触传播_接触隔离的疾病有哪些_妇科疾病接触性出血

上述症状其实很常见。 它们出现后,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常见的妇科疾病,而没有得到及时的重视。 小艾在此提醒,女性一旦发现身体出现上述异常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3.预防宫颈癌,先做好两件事

1. HPV疫苗接种

如上所述,宫颈癌的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因此不仅仅是成年女性需要接种癌症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9至14岁未发生性行为的女性是HPV疫苗接种的主要目标人群。 HPV疫苗越早接种,防癌效果越好。

目前HPV疫苗有2价、4价、9价三种。 其中2价和4价可以预防70%的宫颈癌。 4价在宫颈癌的基础上还可以预防尖锐湿疣等疾病,而9价疫苗可以预防90%的宫颈癌。 从理论上讲,9价疫苗的覆盖面最广,自然建议大家都接种。 但接种什么样的疫苗,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来选择。 提倡尽快拿到,哪怕是2个价格。

3.定期筛查

最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是TCT、HPV和宫颈活检。 一般需要TCT结合HPV检查进行初筛。 这两种检查都比较便宜,而且检查非常简单方便。 建议30至65岁的女性进行HPV筛查。 有家族史、性生活过早、多次流产的女性应提前筛查。 如果两次检查均正常,可1至2年后再次检查。

当检查结果异常时,需要进行宫颈活检以进一步筛查宫颈癌。 该测试是诊断宫颈癌和明确病变性质的“金标准”。

妇科疾病接触性出血_性接触传播_接触隔离的疾病有哪些

另外,预防宫颈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清洁自身,尽可能避免HPV感染,降低患癌风险。

参考:

[1]何玉民. 宫颈癌的早期症状[J]. 家庭医学:2009年上半月:6-6。

[2] 朱佳妮,王东卓,刘宗堂。 宫颈癌筛查技术研究进展[J]. 中华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600。

[3] 王洁洁. 宫颈癌年轻化的发病趋势及对策[J]. 中医管理杂志,2017:16-17。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