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患者男,97岁,
心力衰竭服药后无明显效果,
转到华西医院进一步救治,
接受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
刷新了中国该手术最高年龄纪录。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陈茂教授团队,如何乐成为这名97岁高龄二尖瓣反流患者,实施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
药物治疗无效,转至华西治疗
患者为97岁男性,因活动后心累气紧,在本地医院被诊断为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效果,症状进一步加重。2024年4月29日,转到华西医院进一步诊治。
入院后,患者进行经胸心脏彩超检查提示二尖瓣重度反流。进一步行经食道超声提示,患者重度房性二尖瓣反流,二尖瓣瓣环扩张引发二尖瓣重度反流,反流宽度19mm,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1mmHg,肺静脉逆流明显。
图:术前二尖瓣重度反流
二尖瓣是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瓣膜,如果出现二尖瓣反流(即关闭不全),左心室的血液会出现倒流回左心房的情况,导致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引发心力衰竭或使原有心力衰竭进一步恶化。对于继发性二尖瓣反流/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患者,基础治疗是药物,如果药物治疗后二尖瓣反流仍然严重,可进行微创TEER手术治疗。
TEER手术为最优选择,但有两个难点
陈茂教授团队经过多次讨论认为,该患者经过充实的药物治疗后心衰症状无明显缓解,二尖瓣反流仍然严重,只有针对二尖瓣进行外科手术或微创介入治疗才气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
然而,患者年龄高达97岁,同时合并慢性肾功不全(CKD 4期)、中度贫血、高尿酸血症、下肢动脉严重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多种疾病,无法蒙受传统外科开胸手术。因此微创TEER手术是该高龄患者的最优选择。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TEER)是目前发展最为成熟的用于治疗二尖瓣反流的二尖瓣反流微创介入治疗技术,通过二尖瓣夹将二尖瓣前叶和后叶夹合到一起,改善二尖瓣的对合功能,从而有效缓解二尖瓣反流及其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改善患者预后。
但是在房性二尖瓣反流中,特别是反流口较宽的情况下,TEER技术难度经常较大。对于此类患者,详细的术前评估、术中精确的影像指导、个性化的手术计谋以及术后的综合管理均是乐成的关键。
对该患者实施手术主要存在两个难点:
第一,患者反流宽度为19mm,瓣环扩张明显,如果一枚二尖瓣夹无法将反流消除到轻度以下,可能会增加一枚二尖瓣夹,手术操纵难度增加。
第二,该患者为高龄,各器官功能退化,难以耐受长时间手术和并发症打击,需要整个心脏团队的密切配合,确保零失误的同时迅速完成手术,对麻醉医师、护理团队、超声医师和主刀者都有更高的要求。
手术顺利,唯一伤口为大腿穿刺点
术前,陈茂教授团队反复讨论,根据该病例反流较宽、瓣环扩张明显、跨瓣压差低等特点,决定先植入一枚二尖瓣夹,根据反流等情况,再考虑是否继续植入第二枚二尖瓣夹。
图:术中图片
5月21日,手术如期进行,操纵耗时仅30分钟。
1
患者全身麻醉消毒铺巾后,建立右侧股静脉入路,在经食道超声指导下精准穿刺房间隔,然后将第一枚二尖瓣夹送入左心房,并调整二尖瓣夹臂方向,准确乐成捕捉反流最严重区域的前叶和后叶,并予夹合。
2
植入第一枚二尖瓣夹后,二尖瓣反流明显改善,反流量由重度减少到微量,平均跨瓣压差2mmHg,左右肺静脉逆流消失,前后瓣叶夹持长度均达9mm以上,无须再植入第二枚瓣夹。
3
释放瓣膜夹后,夹子稳定,手术顺利结束。
图:术中超声影像
图:术后二尖瓣微量反流
患者唯一的伤口为右侧大腿根部的穿刺点,因此恢复迅速。术后当天,患者转入心脏重症监护室;越日转回普通病房,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心衰症状明显改善,活动后心累、气紧症状明显缓解。5月31日,患者康复出院,日常生活可自理。
截至目前,陈茂教授团队已乐成完成TEER治疗200余例,开展水平处于国内领先行列。本次为97岁高龄二尖瓣反流患者乐成实施TEER手术,体现了华西医院心脏内科在TEER方面的成熟经验和一流水准。
本文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