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王达:郑姓渔民,女性,45岁,口腔黏膜溃疡疼痛20余天,其余病史无特殊;浙医二院口腔内科孙伟莲主任医师:海南那边很多人有嚼槟榔的习惯,有的人咀嚼槟榔会引起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也会引起口腔黏膜溃疡……
5月26日上午,这样一段跨空间的看诊对话发生在浙医二院国际远程医学中心,浙医二院口腔内科孙伟莲主任医师和本地医生王达通过实时视频共同为海南三沙45岁郑姓渔民看诊。“隔海相望”这样高效及时的看诊模式得益于浙医二院远程医疗系统平台的拓展。
上午10点,记者见证了浙江省远程医疗服务的开拓者——浙医二院 “万里健康之路”的历程。通过实时视频还可以看到,浙医二院在海南省三沙市的远程会诊设备捐赠仪式正式启动了。今后,浙医二院将通过搭建远程医疗平台将对三沙市人民医院进行全面扶持,开启浙医二院与海南省的远程医疗项目。
三天前,美丽的西沙群岛就出现了一批来自浙江的 “白衣天使”的身影。23日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疗队由丁克峰院长助理率队,领导先遣队5名队员出发,杭州飞海口。队员们肩负光荣的使命感,他们打包好捐赠三沙市人民医院的药品和物资,将先行上岛调试网络、设备接入、探访岛民。
24日清早,在海口美兰机场,先遣队员也搭乘海南航空HU7417前往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一直担心“大宝物”是否也能顺利坐上飞机,好在队员们急中生智、排除万难,“大宝物”最终落位。“大宝物”是啥?原来是一台远程移动医疗推车,它除了具备高保真的视频通话功能外,更是可以接入医疗设备数据,如电子病历、心电监护仪、PACS(医学影像数据传输系统)等。“大宝物”的宁静落地也让浙医二院的专家们松了口气,为即将开展的远程会诊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早在五年前,三沙市人民政府在永兴岛正式挂牌建立。三沙市是中国地理纬度位置最南端的都会,下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5月24日下午,为了了解岛民的健康状况,浙医二院先遣队员继续深入三沙渔村。本地渔民听闻来自杭州的医疗队专家不远万里支援祖国三沙,于是纷纷簇拥上来寻医问药。
人群中,出现了一位船老大,“能请浙江的名医,为我船上的海员们看看病吗?”得知海员可能涉及的疾病种类后,队员第一时间联系了医院相关科室的专家,一场来自祖国最南端的远程会诊正式“上演”。
25日早上,与船老约莫好的远程会诊如约而至。医疗队带上轻巧的终端,只是一只手机,外加一副耳机,先遣队员登岸移动远程医疗平台。与此同时,在浙医二院的远程医疗中心,皮肤科主任郑敏教授、骨科脊柱组的李万里副主任医师、关节组的伍卫刚副主任医师以及耳鼻咽喉科陈嘉副主任医师,已经就位,专家们问诊一群勤劳奋斗在祖国西沙群岛上可爱可敬的人们,他们因为工作繁忙加之就医不方便,一听岛上来了一套宁静的远程医疗设备,都争先恐后想要咨询浙医二院的专家们。
海南三沙28岁的小伙子钱帅连线浙医二院耳鼻咽喉科陈嘉副主任医师、30岁的小伙子陈达拿着手机、塞上耳机,与连线另一端的浙医二院皮肤科主任郑敏教授就聊上了……。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定位与发展,医疗服务需求也是与日俱增,充实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远程等方式,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也将给本地来带更多的现实意义。
陪同浙医二院与海南省卫生系统远程医疗合作的推进,这将是双方携手对远程医疗服务进行的创新探索,也是对国家医改精神的深入实践。相信,这条跨越大海的“健康之路”也将愈发布满生机和希望。
(杭州网 记者 杨威 通讯员 方序 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