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精湛的医术和卓越的成就
尹良军,四川都江堰人,1989年考入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留校到大坪医院骨科工作。 后在第三军医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尹良军教授曾任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副主任、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 还担任国际骨科与创伤学会(SICOT)中国联合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物质委员会委员。 全国盐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全国委员、重庆市运动医学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医学会运动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曾担任数十项国家级、市级学术职务。
2010年,他在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骨科和香港中文大学玛丽医院骨科进行关节外科和运动医学高级培训。 从事骨科临床工作近20年。 擅长严重骨外伤、骨关节炎、骨髓炎、肌腱炎的诊治,擅长骨科手术中微创技术的应用。 研究方向:膝骨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肌腱炎、骨髓炎。 尤其是在微创肌腱损伤等亚专业群体上求医网,取得了国内领先,并大步迈入国际视野。 在国际上建立并命名了PRBT理论和技术体系,极大提高了跟腱、韧带断裂微创修复重建的有效性和手术安全性。 性别。
积极救灾,先人后己
2008年,尹良军和他的同事是第一批到达德阳地震灾区的医务人员。 尹良军的父母和10多名亲戚都住在都江堰。 地震发生后,在前往灾区的路上,他不断给大家打电话骨科主任,却无法联系上70多岁的父母。 5月15日晚,尹良军乘坐救护车赶赴德阳市人民医院转移灾区伤员。 见急需骨科医生,他当即决定留下来参与救援。
5月18日,尹良军刚刚完成德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救援任务,得知第二附属医院已收治灾区数十名伤员。 由于医院已向灾区调派大量医护人员,因此人手严重不足。 尹良军脱下手术服,匆匆赶了回来。 同事们听他与其他亲友通电话后得知,地震发生后尹良军一直没有与父母取得联系。
5月20日下午,正在救治伤员的尹良军终于从父母那里得到消息:父亲在地震中20多处受伤。 由于周围无人照顾,两位老人当天从都江堰步行到邳县,步行了5个多小时。 县城疏散。 放下电话,尹良军转身再次进了手术室。 他说:“我的父母也是这次灾难的受害者,只有安排好每一位伤员,做好每一次手术,我才有尊严回去看望父母!”
挚友回忆同学战友
尹博士的同学刘勇写下了长长的留言,难掩悲痛:“大家对梁军的离开感到震惊和悲伤,沉重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梁军的同学和战友,作为一名医生,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生与死;就像梁军一样,我们都在中年知道了自己的命运,普遍面临着同样的责任与担当。梁军的突然去世让我们“心痛欲绝,难以接受”,我们对生命的感受更加深刻,我们都是脆弱的,一切都是无常的!祝你旅途愉快,目的地是天堂!”
白衣天使的名声让医生不敢自行用药。 当面对死亡时,他们总是不知所措,错过了开始,也从未预见到结束。
医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无法承受长期的高工作量。 面对一批又一批年轻同事的突然离世,生活该如何继续?
愿逝者安息,也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