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不想错过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蓝字“医学界肿瘤频道”关注我们
专家解读2019 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受访专家丨江泽飞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乳腺肿瘤科主任,CSCO秘书长
文丨玉酱
来源丨医学界肿瘤频道
一年一度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于4月26日在南京盛大召开,2019版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也在大会上正式发布。乳腺癌因其高发病率,在公众和学术界都是热点话题。值此契机,医学界特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乳腺肿瘤科主任、CSCO秘书长江泽飞教授
进行专访,以期引起社会共同关注,流传权威声音。
江泽飞教授采访视频
新版指南最大特点:国际证据中国化
医学界:作为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19指南制订组组长,您认为今年的指南更新有哪些重要突破点和亮点?
江泽飞教授:
2019年,CSCO指南工作小组总共更新和发布了十余部指南。其中,乳腺癌指南回顾了2018版指南发布后的反馈意见,结合了一年来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更重要的是加入了中国学者的研究结果。
新版指南的最大特点在于“国际证据的中国化”。指南中加入了部门去年或今年新上市的产物,提高了个别药物的证据品级。过去一年得到行业认可的中国临床研究结果此次也被纳入指南。
药物推荐:尊重证据,兼顾可及
医学界:此次指南的药物更新方面有纳入新药(如吡咯替尼),也有将刚上市新药的推荐级别做了升级(如CDK4/6抑制剂),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新版指南基于循证证据对部门药物的品级有所调整。例如内分泌治疗领域,去年CDK4/6(细胞周期卵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被写入指南时尚未在国内获批,药物于今年上市后,指南中将其推荐品级提高了一级。
新版指南作出的更改是基于国际原则、患者需求和专家意见进行的,修订过程中充实尊重了循证医学证据,也考虑到了专家意见。
例如,两种同样受到行业认可的治疗选择,在确定推荐品级时,会考虑其是否有医保覆盖,即药物可及性。医保覆盖、价格可及的药物,可确定为1A证据、一级推荐;另一同等认可度,但价格偏高或未进医保的药物,可能需要定为1A证据、二级推荐。这体现了CSCO指南的最大优势:基于证据,兼顾可及,而且充实尊重中国专家的意见。
去年8月,国产新药吡咯替尼在完成II期临床研究后乐成上市,弥补了国内抗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药物近10年来研究的空白。新指南将其加入到了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推荐。尽管吡咯替尼尚无国际发表的高品级证据,但很多专家到场了它的临床研究,看到了它差别阶段的研究结果,因此迅速将其写入证据品级推荐。相信这样的产物随后也会获得更多国际证据和更高的行业认可度,拥有更完善的推荐依据。
至于三阴性乳腺癌,指南中提到了化疗方案的优化、细化和化疗管理的问题,并提到免疫治疗的可能性和未来方向。
拥抱新技术,但应谨慎应用
医学界:指南提到了循环肿瘤标记物、二代测序技术、人工智能等在国内不算十分成熟或应用并非广泛的新技术,新增这些内容有怎样的意义?
二代测序技术(NGS)、循环肿瘤细胞(CTC,指进入人体外周血的肿瘤细胞,对其进行测定有助于实时监测肿瘤动态、评估治疗效果)检测、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备受大众关注。专家组对其科学价值充实肯定,但临床推广中还需要非常慎重地选择合适的患者、加以科学的解释、谨慎应用。
例如CTC,科学研究已证明其对部门晚期乳腺癌患者有不错的预测价值,本着科学的态度,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检查手段,但尚未成为临床通例推荐。
人工智能也是同理。指南工作小组的部门专家到场了相关研究并完成国内自主产权智能系统开端研发,获得了一定的基于自身的数据和算法,对其在临床决策中的辅助作用做出了界定。在4月初的CSCO乳腺癌年会上,基于CSCO乳腺癌指南的人工智能决策AI pad正式发布,并在按计划完成上市前的最后准备。不外,目前还没有到达在临床全面推广人工智能的阶段。
面对新的科学技术,指南工作小组始终抱着探索学习的态度,充实肯定其科学价值;这也是各位医务工作者在对新技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中应保持的态度。
未来趋势:具备中国水准和现实意义
医学界:您认为乳腺癌领域未来的发展将出现怎样的趋势?
谈到行业发展未来趋势,我们仍需要继续积累经验,积累更多循证医学证据,通过精准监测、人工智能辅助,让患者在合适时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我们的指南在不停学习国内外临床研究证据的同时,更应考虑到中国专家的意见。
本次指南工作小组在确定专家推荐品级时吸纳了差别层级、年资和区域临床工作者的决策意见。同一套治疗方案,在经济发达地区可能是不错的方案,但在经济困难地区或面对经济困难患者,或许不宜作为优先推荐。这也是指南中差别推荐品级的起因。
CSCO指南工作委员会始终致力于编写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既有中国水准又有中国现实意义的指南。指南的编写会将产物可及性、性价比及药物经济学融在一起,以利于更多人接受和到场推广。未来还将推出指南的科普版和智能版,让整个指南丰满而立体。科学的人工智能系统将会使查询和决策更加便利;科普版指南会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走向更多患者和家庭,加深他们对乳腺癌诊治的理解。
专家简介
江泽飞教授
江泽飞,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乳腺肿瘤科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秘书长,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乳腺疾病分会主任委员,St. Gallen国际乳腺治疗共识专家团成员。牵头负责完成了《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中国版NCCN乳腺癌治疗指南》,推动了我国乳腺癌治疗的尺度化进程,并创新性提出乳腺癌全程管理理念。获军队医疗结果一等奖1 项和二等奖2 项。
有奖调研
为了了解中国肿瘤医生PD-1/PD-L1抑制剂的使用与认知情况,医学界肿瘤频道诚邀您到场下方调研,到场者有机会获得《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6版)》哦!快来扫描海报内二维码,速速到场吧!
征 稿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zl@yxj.org.cn
请注明:【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来稿以word文档形式,其他不予考虑
你在看我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