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急诊科的故事太多,仔细说起来可以写本书了,我来给各人唠点干的。急诊科是个开眼界,见世面的科室。
卡异物司空见惯,卡枣核、卡鱼刺、卡骨头、卡假牙、卡钢镚~各种卡,卡到怀疑人生。
各种中毒也是开了眼了,有自己喝药的,也有 误服的。话说在农药越来越欠好接触到的今天,衍生出各种花式喝药。网络是个好东西,可以全民科普,诸如多种感冒药不要同时吃,喝酒以后不要吃消炎药等等。然而,这也给一部门人群提供了广泛的思路。喝药自杀的人真的想死吗?事实证明,这些人绝大多数真心不想死,只是想获取身边人的关注,只不外用了极端的方法。每每问到TA们,都会说:后悔了,既然来了,就是想活。急诊科的医生就是来给TA们送后悔药的,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后悔药可吃,也并不是所有后悔药都药到病除。所以奉劝各人,喝药真不是闹着玩的,一口下去,就是几个家庭的瓦解,可能就是阴阳两隔,人还是要走寻常路。
还有粗心的妈妈,用水垢清洁剂清洁茶壶,清洗完之后忘记倒掉,接着用这个水给宝宝冲奶粉的~各人不要去责备这个宝妈,她已经自责到不能自制。每一个妈妈都知道,产后这段时间自己是多么疲惫,希望家人能够多给新妈妈分担一些。
还有为了保健养生被老伴儿拉着喝降糖药喝到昏迷的。这个是真爱,老伴儿说啥都听。
一次,远远地看见有个年轻人在抢救室,像孙悟空背着金箍棒,我还心想,怎么这个患者自己带着输液杆来了。走近一看,后脊梁都发凉了,敢情是根钢筋从上向下贯穿身体,我看到的是露在外面的一截。如此暴力的场景,作为一个内科医生,我默默地走开了。
来急诊科之前,特意买了一本《急诊内科手册》通读了一遍,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尤其,医学这个行业,实践出真知。来了不久,主任们就让各人学习了一系列急诊思维课程,内容不少,简单地说就是:降阶梯思维,先救命后看病。两句话凝聚了急诊科的精髓。来急诊的患者,除了采核酸,所有人都要做检查。也因此,每天都有患者和医生闹情绪。我以自己的亲身体会给各人解释一下为什么做检查。
有个头痛的年轻女孩来就诊,看起来一般状态挺好,头颅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还有一个实习小护士因为月经量过多贫血就诊,因为有头痛的体现,查了一下头颅CT提示出血性脑梗死。这个女孩我在随后的几天随诊时发现已经病危出院。还有肚子疼的患者一查心电图是心梗…这种例子太多了,所以,各人觉得有没有须要做检查呢?
说到心梗,经常有患者因为胸闷、胸痛来就诊,医生接诊完之后,家属发现医生低着头对着手机一顿狂按。恨不得上去呼一嘴巴,或者拿起手机拍个照片发朋友圈以泄愤。请您稍等听我解释:国家为了让心梗以及脑血管病的患者得到最快的救治建立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但凡这样的患者都是要抢时间的,医生比你还着急。以我院为首,建立了长治地区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并建立了微信群。每每有这样的患者,医生需要把患者信息及时发到群里,以便尽快处置惩罚。所以,你看到的未必是你想到的。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各人呼脸之前先判断清楚。话说,急诊科的医生也没闲到可以随时刷手机的地步,有那个时间不如上个茅厕吃个饭来得实在。
宋医生医学科普,讲述医院的故事,做有趣的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