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大纲详解——内科学诊断学之体格检查一般检查(内科检查)内外科体格检查一般查什么,

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2024-06-05 03:20:25 

 

体格检查:包罗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四肢脊柱检查、常用神经系统检査。

大纲解析:本节亦属于诊断学重点考查章节,体格检查属于临床诊治的关键环节,对协助诊断及了解病情变革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考查点主要在重要部位查体的方法及临床意义,全身部位查体中常考胸腹部查体的视触叩听,学习方法在于区别记忆,临床实操是记忆的最佳方法,各位考生不妨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注重基本查体的训练。

查体:注意呼吸频率、深度变革的临床意义。掌握呼吸节律变革的临床意义。语颤增强见于肺组织炎性实变、肺内巨大空洞接近胸壁;语颤减弱或消失见于肺泡含气过多、气道阻塞、大量胸腔积液或积气、胸膜高度增厚粘连、胸壁水肿或皮下气肿。正常肺的清音区范围内出现浊音、实音、过清音或鼓音称为异常叩诊音,掌握其临床意义。正常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听诊特点。注意异常肺泡呼吸音的种类及其临床意义。哕音分干、湿哕音,均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湿哕音分大、中、小水泡音,注意其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干哕音分高调、低调干哕音,注意干哕音分布及临床意义。有胸膜摩擦音就有胸膜炎,但应区别性质,掌握胸膜摩擦音的听诊特点。

心脏查体:心前区震颤是器质性心血管病的特征性体征,有震颤一定有杂音,有杂音不一定有震颤,掌握其常见原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注意正常心界,心界叩诊以左界为重要,掌握心界变革及其临床意义,注意二尖瓣型心脏和主动脉瓣型心脏。正常心音有四个,通常听到S1,S2,S3在儿童和青少年可以听到,S4一般听不到;第一、第二心音的区别。注意第二心音分裂的种类、听诊要点及临床意义。额外心音分收缩期和舒张期两类,掌握其常见原因、产生机制、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掌握心脏杂音听诊的部位、时期、性质、传导、强度、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掌握杂音强度的影响因素、分级及临床意义。体位、呼吸、运动对杂音的影响。功能性杂音和器质性杂音的鉴别要点。二尖瓣区收缩期杂音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注意功能性、相对性杂音多见。各瓣膜及收缩期杂音的临床特点,注意主动脉瓣收缩期杂音以器质性多见。掌握二尖瓣舒张期杂音的特点,器质性和相对性杂音的鉴别要点。二尖瓣区、主动脉瓣区杂音多为器质性的。连续性杂音见于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等。心包摩擦音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生命体征包罗:体温(T),脉搏(P),呼吸(R),血压(BP)。

发育正常的指标:头部长度为身高的1/8~1/7;2胸围为身高的1/2;3双上肢展开,指端距离与身高基本一致;4坐高即是下肢长度。

营养状态的判断: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发育情况进行综合判,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观察皮下脂肪充实的水平,前臂曲侧或上臂背侧下1/3处脂肪分布的个体差别最小,为判断脂肪充实水平最方便和最适宜的部位。

体位分为: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

步态分为:蹒跚步态、醉酒步态(小脑疾病)、共济失调步态、慌张步态(震颤麻痹者)、跨阈步态(腓总神经麻痹)、剪刀步态、

间歇性跛行:步行中因下肢突发性酸痛乏力,患者被迫停止行进,需稍休息后方可继续行进,见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皮肤改变:玫瑰疹见于伤寒和副伤寒,皮下出血3~5mm称为紫癜。

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多出现于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内,如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部等处,其巨细不等。

肝掌: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后褪色。

(文章来源:高教版2020年大纲解析)

更多西医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的微信:西医考研唐子益;微博@西医考研唐子益。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