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大众生活 来源:大众生活
为进一步促进中国淋巴瘤MDT模式的健康发展和淋巴瘤诊断治疗水平的普遍提高,2022年7月28日下午,首场“淋危智辩、共愈生机”——淋巴瘤MDT直播间会议线上启动。
本次“MDT直播间”聚焦我国淋巴瘤诊治热点、难点,针对典型的滤泡性淋巴瘤病例进行探讨和会诊,深入探索我国滤泡性淋巴瘤目前发病现状和诊疗情况,以及MDT诊疗模式对于推动淋巴瘤诊疗规范化的意义。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之一,其中,滤泡性淋巴瘤(FL)起源于滤泡生发中心B细胞,是最常见的惰性淋巴瘤类型,在我国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4%-8%。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邹立群教授向《健康时报》记者介绍:“滤泡性淋巴瘤在欧美是第二大常见的B细胞淋巴瘤,发病率为20%—30%,中国的统计大概是12%,但中国患病人群相对来说更年轻一点。滤泡性淋巴瘤是惰性淋巴瘤,如果在初诊时期能够得到尺度的诊断和治疗,总体来说治疗结果比力理想。”
淋巴瘤是目前发病率增长最快的三大肿瘤之一,目前发病情况在中国是逐渐上升的过程。对此,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务委员、血液科主任兼内科教研室主任、内科规培基地主任徐兵教授介绍:“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每两分钟全世界就有一个淋巴瘤的患者,在中国的淋巴瘤患病比率也比力高。目前我们医院血液科每年出院的淋巴瘤患者凌驾3000人,可以说是我们科单病种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
面对这一高发疾病,淋巴瘤患者如何可以获得尺度化的诊断和治疗?这是大部门患者是较为关心的问题。
淋巴瘤MDT诊疗模式
多学科“会诊”让患者不走弯路
作为一种现代诊疗模式的出现,多学科联合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可以针对患者提供一体化的疾病诊疗服务,“各科专家围着一个患者转”,使患者跑一个“门”就能完成所有诊断和治疗,大大节省就诊时间和检查费用,更好地实现了“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同时提高了医院诊疗效率与患者就医体验。
邹立群教授指出:“区别于传统的诊疗模式,MDT更加高效、规范、精准,尽量让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治疗体验。” 淋巴瘤其分类复杂且某些类型淋巴瘤诊断困难,导致在淋巴瘤的精准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方面存在很多挑战。淋巴瘤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会涉及到非常多的科室,包罗病理科、影像学、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以及血液科,所以说,淋巴瘤是非常适合MDT的疾病。特别是中国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生活质量远低于普通人群,症状带来的未便及对复发的担心让患者无法享受正常生活。
华西医院肿瘤科淋巴瘤亚专业组
如何利用MDT诊疗模式提升滤泡性淋巴瘤的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服务患者这一方面,徐兵教授说道:“淋巴瘤治疗的疗程较久,观察时间较长,需要全程化管理。住院时我们会充实告知患者,给患者做非常详尽的检查,也就是精准诊断,这样可以树立患者信心,同时给患者制定最好的治疗方案和治疗计谋,患者经过淋巴瘤规范化诊疗是可以被治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同时徐兵教授强调,目前滤泡性淋巴瘤难以治愈,大部门患者在疾病缓解过后需面临再次复发的风险,而经历反复复发患者的生存时间大幅减少。近年来,随着医药创新发展和医保改革深化,新一代抗CD20单抗奥妥珠单抗的获批大大降低患者复发和死亡风险,同年获批后迅速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极大满足了淋巴瘤患者群体对于创新药物治疗方案的需求,无疑是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福音。
MDT诊疗特色医院
多维度提升淋巴瘤诊疗水平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厦门大学血液病学系淋巴瘤诊疗中心是我国淋巴瘤治疗领域比力高水平的专业机构,在淋巴瘤诊断以及治疗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21年由徐兵教授牵头建立“中国滤泡淋巴瘤工作组”, 并由他担当组长。徐兵教授介绍:“我们拥有知名的病理学专家MDT团队,聘请了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血液病血液肿瘤诊断作为特聘教授,如遇到比力疑难的病例我们会邀请他一起会诊,我们还会通过病理复核等精确诊断,精准制定治疗方案,不但提升诊断率,制止治疗不敷或者过度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针对目前看病难问题,邹立群教授向我们透露,四川大学华西医院MDT门诊现已开通线上预约方式。患者可通过“华医通APP”自行预约挂号到MDT门诊,医生也会根据患者提供的基础资料进行了解、分析,根据患者提供的资料判断可能涉及的科室,包管患者MDT问诊时所涉及到的多个科室医生在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一个医院,到今年刚好是院庆130周年,是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诊疗的国家级中心,头颈部肿瘤科现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元,头颈肿瘤科淋巴瘤亚专业是2006年由邹立群教授来牵头建立的,是四川地区建立最早的亚专业学科,也是头颈肿瘤科收治第二大病种亚专业。
邹立群教授介绍道:“目前该亚专业已经形成了包罗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肿瘤介入、病理科、核医学、皮肤科、眼科、神经外科和消化科等组成的MDT团队,开设了淋巴瘤MDT门诊,以及华西淋巴瘤疑难病例讨论。通过这些年的互相协作,MDT淋巴瘤相关的研究已经被NCCN指南所引用,引领了西南,西北的淋巴瘤的沟通和交流。MDT诊疗的整体水平也是医院整体诊疗水平的体现,华西医院目前除了淋巴瘤MDT门诊外还开设了其他疾病的MDT门诊,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看病时间长等问题。因此,MDT模式也是对华西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的提高,有非常大的价值。”
“淋巴瘤诊断临床体现特征不明显,但通过科普以及多学科MDT讨论,各个学科对淋巴瘤疾病认识已经明显提高了,好比耳鼻喉科包罗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等,现在意识明显增强,需要做活检的就及时做活检,在检测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突破。”徐兵教授这样说道。与此同时,徐兵教授还曾到场亚洲及中国多项淋巴瘤治疗指南的制定,编写多部权威著作,为提高我国淋巴瘤治疗水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邹立群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科副主任,淋巴瘤专业带头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专家组专家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转化医学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常委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瘤分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疾病和淋巴肿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专委会委员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学术技术带头人
四川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前/候任主任委员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MDT门诊时间:每周三中午12:00)
徐兵教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院务委员、血液科主任兼内科教研室主任、内科规培基地主任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福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厦门大学血液病学系主任,厦门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委
中国滤泡淋巴瘤工作组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和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BLOOD、JHO等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70多篇, 5分以上27篇,10分以上6篇,总影响因子达369分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