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西医内科—循环系统疾病(五)

编辑:147小编      来源:undefined     

2023-08-16 00:02:26 

 

2019年医师资格综合笔试考试就在眼前了.

真题演练

1.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A.静注毛花苷C

B.静注利多卡因

C.肌注升压药

D.机械刺激迷走神经

E.同步直流电复律

答案:  D

知识点总结

快速性心律失常(二)

考点三 阵发性心动过速

(一)病因

1.房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可分为自律性、折返性、紊乱性3种:

(1)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酗酒以及各种代谢障碍、洋地黄中毒等。

(2)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伴心房肥大、心肌梗死、心肌病、低钾血症、洋地黄中毒等。

(3)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可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洋地黄中毒与低钾血症等。

2.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少数患者可由心脏疾病或药物诱发。

3.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是指连续3个或3个以上室性早搏形成的异位心律,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其病因有:

①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其中以冠心病最常见。

②其他如代谢障碍、血钾紊乱、药物中毒、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

③偶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二)临床表现

1.房性心动过速  

①常见胸闷、心悸、气促等症状,多不严重。洋地黄中毒者可致心力衰竭加重、低血压或休克等。

②体检房室传导比例固定时,心率规则;传导比例变动时,心率不恒定,第一心音强度变化。

2.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①发作呈突发突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多由一个室上性早搏诱发。

②可有心悸、焦虑、紧张、乏力、眩晕、晕厥等,可诱发或加重心绞痛、心力衰竭,重者发生休克。

③体检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度恒定,心率绝对规则。

3.室性心动过速

其症状取决于心室率、发作持续时间及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变。

(1)症状  

①非持续性室速(发作时间<30秒,能自行终止者)通常无症状。

②持续性室速(发作时间>30秒,需药物或电复律方可终止者)常有突发心悸、胸闷、气促,重者出现低血压、晕厥、心绞痛发作等。严重者易引起休克、阿-斯综合征、急性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2)体征  

①听诊心律轻度不规则,可有第一、第二心音分裂,收缩压可随心搏变化。

②如发生完全性房室分离,第一心音强弱不等,颈静脉间歇出现巨大a波。

③若心室搏动逆传或持续夺获心房,则颈静脉a波规律而巨大。

④脉率不规则,血压下降或测不出。

(三)心电图诊断

1.房性心动过速

(1)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①房率多<200次/分。

②P波形态与窦性者不同,在Ⅱ、Ⅲ、aVF导联通常直立。

③常合并二度Ⅰ型或Ⅱ型房室传导阻滞,P波之间的等电线仍存在。

④发作开始时心率逐渐加速;QRS形态、时限多与窦性相同。

(2)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①房率多在150~200次/分,较为规则。

②P 波形态与窦性不同。

③PR间期常延长,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时不能终止发作。

④心电生理检查可确诊。

(3)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通常有3种或3种以上形态各异的P波,PR间期各不相同,心房率在100~130次/分。部分P波因过早发生而不能下传,此时心室率不规则,常进一步发展为房颤。

2.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①心率多在150~250次/分,节律绝对规则。

②逆行P波可埋藏于QRS波群内或位于其终末部分,不能辨认,P波与QRS 波群关系恒定。

③QRS波群正常,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或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增宽畸形。

④可有继发性ST-T改变。

⑤发作突然,常由一个房早触发,下传的PR间期显著延长,随之引起心动过速。

3.室性心动过速  

①出现3个或3个以上连续室性早搏。

②心室率在100~250次/分,节律略不规则。

③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秒,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④P、QRS间无固定关系,形成房室分离。

⑤可出现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为室性心动过速的特征性表现。

(四)治疗

1.房性心动过速

(1)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出现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心室率>140次/分时,应予紧急治疗:

①洋地黄中毒引起者,立即停用洋地黄并补钾。

②非洋地黄中毒引起者,可口服或静脉注射洋地黄、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以减慢心室率。如未能转复为窦性心率,可用Ⅰa、Ⅰc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试行转律,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射频消融治疗。

(2)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参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3)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①原发病的治疗十分重要。肺部疾病患者应予氧疗、控制感染,停用氨茶碱、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等药物。

②可予维拉帕米、胺碘酮等。

③补充钾盐与镁盐可抑制心动过速发作。

2.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1)急性发作期  

①首选机械刺激迷走神经(压迫眼球、按压颈动脉、刺激会厌引起恶心等)。

②腺苷与钙拮抗剂:腺苷快速静脉注射,无效可改用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静脉注射。

③洋地黄:常用毛花苷C静脉注射。

④抗心律失常药:可选用普罗帕酮、索他洛尔、胺碘酮等。

⑤其他:无冠心病、高血压病而血压偏低患者,可通过升高血压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终止发作。

⑥直流电复律:如出现严重心绞痛、低血压、心力衰竭时,应立刻行同步直流电复律。

⑦经静脉心房或心室起搏或经食管心房起搏。⑧射频消融术:用于反复发作或药物难于奏效的患者。

(2)预防复发  

可选用洋地黄、长效钙拮抗剂、长效β受体阻滞剂,可单独或联合应用。其他还有胺碘酮、普罗帕酮等。

3.室性心动过速  

①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非持续性室速,如无症状及晕厥发作,无需治疗。

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应考虑治疗。

③持续性室速无论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均应给予治疗。

(1)终止发作   

①药物治疗:无显著血流动力学障碍,宜选用胺碘酮、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剂治疗。

②同步直流电复律:用于伴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室速。

③超速起搏:复发性室速患者,如病情稳定,可试行超速起搏终止心动过速。

(2)预防复发  

①去除病因及诱因。

②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常用胺碘酮等。

③安置心脏起搏器、植入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或行射频消融术等;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可用于某些冠心病合并室速的患者。

First text

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哦

编辑:刘玄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