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内科学怎么复习?有哪些重点?

编辑:147小编      来源:undefined     

2023-08-17 11:14:16 

 

谢邀。在这里只分享我的方法,一家之言。按这方法复习完全没法保证能拿满分甚至极高分,但学完应该能比“一整本都是重点”的人更能做临床。

按以下步骤把一本内科学+诊断学复习完即可,尤其是诊断学不是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不要怕麻烦;必要时查影像学和实验诊断学课本。

1、把每一分科之中的最基本的结果判读搞定。例如血气分析的判读、腹水胸水脑脊液骨穿结果的判读、心电图判读、胸片和简单CT的读片、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等等,这些掌握不牢固就没得玩了,到其他科也照样用的。

2、把鉴别诊断搞清楚。诊断学里的全部症状都不用说了,如果这部分以前没搞定……先重新学一遍再说吧,绝对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是连呼吸困难、腹泻、黄疸、血尿、贫血这些最基本的鉴别诊断都没掌握好,内科书肯定看到吐。到了内科学里面有些情况就得重点看了,例如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心功能不全、全血细胞减少等等经典情况,都是由固定的鉴别诊断套路的。

这部分篇幅最短但其实最为重要,不要害怕回头看诊断学浪费时间,这其实是保证效率的关键。

3、把基本知识和鉴别诊断搞定之后,就可以开始看疾病了。

每个病的机理的要点是掌握关键环节,分子机理可以等到二级学科面试时再看,一般不至于太为难的。

症状的话,如果是诊断学的鉴别诊断里已经熟读的内容几乎可以全部跳过了,相当轻松愉快,唯独需要注意哪些症状是最常见的、哪些症状是具有特征性的,最少知道肺栓塞最常见呼吸困难、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胸痛咯血,又例如要知道并不是只有心功能不全才会端坐呼吸,掌握到这程度就够了。同时,如果是疾病症状中有几联症的话基本都可以成为考点,对于少见病的记忆也很有用,例如T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但这个病很少考)。如果疾病在不同分期有不同症状,那一般都能成为考点,例如出血热、肝性脑病……但成为内科医生前一般不会要求很高。

剩下的就重点看各疾病的并发症,这部分尤其需要细看,无论是考试还是临床,这都是一个都不能漏的东西,今天漏背、考试漏写、上临床后就该漏诊了(同样适用于第二步的鉴别诊断,应该做到一项都不漏记)。有些疾病还会经常伴随其他相关疾病的,也应当熟知,例如狼疮与干燥综合征、ITP和自免溶贫、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等。

诸多辅助检查之中,熟悉鉴别诊断的话其实已经掌握了大部分了,在每个疾病中的相应检查就结合这几个关键词来看:最敏感的(筛查用)、金标准(有确诊意义)、应该优先进行的(急诊时的关键)、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危险分层)、与疾病预后有关、用于鉴别病因(内分泌科内容里多)。

治疗的内容很多,考得却很少。最基本的要求是知道每个病最关键的治疗是哪几部分(药物或非药物的),对于甲亢危象这种治疗尤其关键,辅助用药如保肝、中药、理疗这些内容不看也罢。对于大多数药物知道作用原理就行了,对于一些经典药物如氨茶碱、地高辛要知道副作用。即使对于纷繁的化疗药物也只需要记得最经典的就行,例如PML用什么药,或者格列卫用于什么病就可以了。对于非内科医生的内科学考试基本不会在这里太为难的,用药细节不会太纠缠学生。此外,某一种药物的分类这些药理学里学过的内容也会成为重点。

4、最后再看些常见的考点,例如ALIP这些概念、SLE的诊断标准、原发肾小球疾病的分型这些,如果要考名词解释、问答题一般就在这部分出了,占的分数比例不会特别大,并且这些内容要是看一遍书基本上都会有相当印象的,瞎蒙拿一半分也不会是太大问题。之所以放在最后是因为对临床帮助有限,真到工作中发现忘了,拿起书看看马上就能搞定了,不像是以上那些内容那样关系到整个临床思维。

如果不想搞那么复杂而速成的话……随便搞本内科题,读完之后就去考,加上点常识70分一般不成问题,60不到的几率相当低,而且只要以后不干内科的话,这个分数不至于对人生有什么影响的。

至于有没有速成拿高分的方法?你以为出题人临床干了那么多年了还是傻子啊……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