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147小编 来源:undefined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全球范围内主要死因之一,其中约85%的病例由心脏病和中风引发,特别是心脏病。
2021年4月17日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会议上发布了一项重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适度增加运动可以降低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
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埃斯梅博士指出,过去关于运动对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普通人群,表明运动有益于人体健康。然而,这项研究专注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群体。
该研究首先对近9万名参与者进行了身体检查,随后对其进行了长达4年的随访,同时在首次评估运动水平后进行了为期7年的中位随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在研究开始时,共有18502名患有高血压、高胆固醇和/或糖尿病的患者,平均年龄为55岁。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结果显示,那些保持中等/大型体育活动水平的人,与没有改变活动水平的人相比,心血管疾病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30%。
剩下的近7万名参与者一开始没有心血管相关疾病,平均年龄为43岁。在考虑了其他影响因素后,结果表明,那些减少体育活动的人,与维持活动水平的人相比,心血管疾病或死亡的风险增加了40%。
心脏不好的人应该怎么运动?
只要病情稳定,身体状况允许,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慢性心脏病患者改善心肌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提升心肌自身供氧能力。同时,运动还能够增加骨骼肌血流量,抑制无氧代谢过程,减少乳酸的产生,从而减轻乳酸对心肌的不良影响。
因此,在适当的控制下,运动对于心脏病甚至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辅助治疗作用。
心内科医生建议心脏病患者在进行运动时应遵循以下几点“黄金原则”
首先,需要控制运动强度。慢性心脏病患者在运动时应保持一定的规律性。建议每周进行运动3到5天,每次运动时间在3到4小时内,可适当分配。同时,每周应保留2到3天作为休息时间。
其次,合理把握运动时间。心功能为1级的心脏病患者每次运动时间应在30到40分钟之间,而心功能为2级的患者应将运动时间限制在20分钟以内。如果在运动中出现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应立即减缓运动强度,等症状缓解后停下来休息。
另外,运动前后需要适当地进行准备和平息。
例如,运动前可以活动手脚,进行几次深呼吸,达到一定的兴奋状态后再开始运动。运动后也要慢慢平息,然后坐下休息。
最后,需要监测心率。心脏病患者可以根据“靶心率”公式来判断运动强度是否适宜。这个公式可以根据安静心率和最大心率计算得出,再根据系数(0.6~0.8,病情越重系数越低)来调整。或者也可以使用简单的公式:(220-年龄)*系数。心脏病患者在运动时应将心率控制在靶心率的范围内,避免过低或过高,以保证运动效果和安全性。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健康蛋白和健康脂肪,限制高盐、高糖和高饱和脂肪食物的摄入。
控制体重:保持适宜的体重有助于降低心脏病风险。避免过度肥胖,通过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来控制体重。
规律运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此外,进行一些增强肌肉的锻炼,如举重、瑜伽等。
不吸烟:戒烟或避免吸烟,因为烟草中的化学物质对心脏健康有害。
控制饮酒:如果饮酒,要适量饮酒,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女性不超过一杯。
管理压力:采用放松技巧、冥想、瑜伽等方法来管理压力,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充足睡眠:保持每晚7-9小时的良好睡眠,有助于恢复心脏和整体健康。
控制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定期检查并按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避免过度饮食:避免大量摄入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以防止肥胖和心脏病风险的增加。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检查心脏状况、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护好心脏健康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我们可以降低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