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147小编 来源:undefined
近日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消化内科高道键教授团队
成功应用EUS与ERCP技术
零创口解除胆道梗阻
为14岁小女孩打开通往健康的新大门
一日清晨,急促的电话铃声将高道键教授惊醒。他迷迷糊糊接起电话,耳边传来胆道二科朱斌教授焦急的声音。
“高教授,不好意思假期一大早就把你吵醒,病房有一昨天收治的小女孩,急查肝功能提示总胆红素达到956.5umol/L,超出正常值40多倍,可能需要急诊行ERCP减黄,否则存在肝功能衰竭不可逆转的风险。”
“朱教授,你把患者的影像学等病史资料现在就发给我,我先了解熟悉病情,如有需要,我尽快赶到医院!”
病史简介
小女孩涵涵平素有黄疸,一般在100—200umol/L间波动,无任何不适,曾在外院就诊考虑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2023年3月底,涵涵在油腻饮食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父母以为是胃肠炎,并未太在意。几日后,她开始全身皮肤颜色变黄,解酱油色小便,成为“小黄人”。父母立即到当地医院检查,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涵涵的胆囊里有不少结石,此外胆管明显增粗。
△患者胆管明显增粗
病情即战情
医务人员齐聚内镜中心
看完病史资料,高教授分析,该患儿本次黄疸加重,首先考虑可能是十二指肠壶腹部结石嵌顿。但患者年龄小,情况特殊,一要排除外胆胰管合流异常引起的胆管狭窄合并狭窄部位结石嵌顿的可能;二要避免盲目的ERCP对患者造成急性胰腺炎或破坏十二指肠括约肌功能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经和朱教授讨论分析,高教授建议先行超声内镜(EUS)检查,若明确为胆道系统结石嵌顿则再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ERCP)减黄。
初步定下治疗方案后,高教授立即联系正在休假中的重症监护室麻醉医师张金旻教授和技术扎实的消化内科王坤可护师来进行急诊EUS和ERCP。病情即战情,王护师搁下电话,即从嘉定院区赶至杨浦院区。40分钟后,高教授、朱教授、张教授和王护师齐聚内镜中心,经过再次仔细讨论后,最终确认治疗方案。
医务人员默契配合
顺利置入支架抽出胆汁
张教授与王护师双管齐下,有条不紊地做麻醉、内镜的各项准备工作。与此同时,高教授和朱教授耐心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解释。在征得家属同意后,朱教授陪护患儿及家属到达消化内科,随着麻药缓缓推入患儿静脉,原本紧张的患儿渐渐进入“梦乡”。
高教授娴熟操作,经胃、十二指肠球部进行超声内镜扫查。当超声内镜进入十二指肠降段时,肿大的十二指肠乳头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
△肿大的十二指肠乳头
“基本可以确定是壶腹部结石嵌顿导致重度黄疸,胆胰管合流异常的可能性不大。”高教授的判断缓解了手术间里的紧张氛围。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超声内镜清楚显示十二指肠壶腹里有数颗“半月形强回声影”,这是结石的典型超声表现。
△壶腹部见半月形强回声影,伴近段胆管扩张(考虑壶腹部结石嵌顿)
胆胰管走行正常,大家松了口气。诊断明确后,高教授更换十二指肠镜进入十二指肠降段找到十二指肠乳头,只见乳头肿大,却无胆汁流出。在王护师默契配合下顺利插入切开刀与导丝进入胆管,抽出黄色胆汁,经造影检查,可见胆管内有数枚结石。
△ERCP造影见胆总管扩张,其内见充盈缺损影(考虑胆总管结石)
考虑到超高的黄疸行一期乳头切开取石风险极高,置入胆道支架解决胆道梗阻,待病情稳定后再行进一步治疗。随着胆管塑料支架置入胆总管,黄色胆汁顺利流出,手术室里众人如释重负。
△置入胆管塑料支架,可见黄色胆汁顺利流出
40分钟 零创口
历时40分钟,零创口为患儿置入胆道支架,解除了胆道梗阻。术后涵涵病情明显好转,没有出现胰腺炎、胆管炎等并发症,术后第三天黄疸即降至493.7umol/L。家属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小患者也展露出久违的笑颜。
科普小贴士
01
什么是EUS
EUS全称是超声内镜,是将内镜和超声相结合,将微型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当内镜插入体腔后,在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病变同时,利用内镜头端的超声行实时扫描的无创检查内镜技术,可获得胃肠道的层次结构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在胆胰疾病中,超声内镜可紧贴胃或十二指肠壁进行扫描,与胰腺、胆道仅一壁之隔,却可清晰显示全部胰腺组织、胆管全长及胆囊。对于发现胰腺小的肿瘤、胆管末端肿瘤或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鉴别肿瘤、结石或先天性胆胰管解剖异常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02
什么是ERCP
ERCP全称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利用十二指肠镜进入十二指肠,找到胆管和胰管排泄胆汁和胰液的共同开口处,然后注射造影剂进行造影,可选择性使胆管和胰管在X线下显影,从而发现胆管或胰管病变,现广泛用于治疗胆胰疾病。因儿童胃肠道较薄,胆胰管细小,穿孔及出血风险极大。
因此,ERCP在儿科病例中少有开展。此次高道键教授团队、朱斌教授团队与张金旻教授艺高胆大,成功运用EUS与ERCP解除重度黄疸患儿胆道梗阻,避免了潜在不可逆的肝功能衰竭发生,为患儿的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
专家介绍
高道键
消化内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擅长胆胰疾病内镜微创诊疗、消化道早癌、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诊疗,尤其是胆道及胰腺疾病的ERCP与EUS诊疗。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与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SCI 7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0.396),参编专著7部。获得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全国ERCP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入选孟超人才培养计划。授权国家专利3项。担任上海市医学会食管和胃静脉曲张治疗专科分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