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147小编 来源:undefined
本文来源:信息时报
好人简介:
今年5月,一张护士脱下被汗水湿透的防护服的背影照在广州人的朋友圈里热传,大家纷纷点赞这是广州“最美背影”。她是广州市荔湾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护士李佩真,一名“90后”。疫情发生后,她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疫一线,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马不停蹄地给群众做核酸采样,守护街坊平安。
本版文、图信息时报记者李丹
“好人说
这次战“疫”,除了居民的积极配合,还有医护人员的齐心协力,有困难大家一起解决,这是让我触动最深的。”
奋战抗疫一线留下最美背影
今年5月下旬,广州市各大医院的医护人员奔赴抗疫一线,开展重点区域核酸检测工作。“我是5月21日早上接到医院的通知,中午要到龙津华府检测点支援核酸采样工作。”作为一名护士,李佩真这名“90后”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开始与病毒赛跑。
李佩真回忆,当天正午的气温约有三十五六摄氏度,一开始前来检测的人并不多。到了晚上七八点,前来检测的居民多了起来。据了解,龙津华府检测点有十多名护士,分别来自荔湾区中心医院和荔湾区中医院。
在高温炎热的天气里,即使穿着短袖短裤都会汗流浃背,更何况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即使如此,李佩真和同事一直坚守岗位。“看着那些下班特意过来排队做核酸检测的街坊,心里只想着赶紧给他们做,让大家安心。”李佩真说,现场不断有人询问采样几点结束,她和同事耐心地告知大家:“没有固定时间,直到做完最后一个。”
至于在街坊朋友圈中广为流传的那张照片,李佩真说,这是当天下午休息时,隔壁科室护士长在她后面“偷拍”的,护士长把照片传到了医院内部群。没想到这张照片会一传十、十传百,直到晚上同为护士的姐姐问这张照片的主角是否是她时,李佩真才知道自己的背影在朋友圈“火了”。
竭尽全力守护践行医者誓言
对于意外“走红”,李佩真一再强调自己很平凡。“其实,大家都很辛苦,衣服都是干了又湿,湿了又干。还有护理部的同事,她们在医院连续待了48个小时。”岗位就是阵地,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当天晚上10点交接时,该检测点采样已达5000余份。李佩真表示,她“走红”只是因为刚好被拍了下来。
5月22日凌晨,在家中休整片刻后,李佩真和同事再次接到集结电话,赶往下一个检测点。“再后来荔湾区中南街实施封闭式管理,我又到海南村和同事一起上门开展核酸采样工作。”李佩真在这里连续奋战21天,为守护群众健康安全竭尽全力,践行医者救死扶伤的誓言。“我的姐姐、堂姐都是从事医护工作的,耳濡目染下,我一直对这个挽救生命的神圣职业十分向往,后来也选择了这条道路。”
今年是李佩真从事护理工作的第10年,从2011年毕业来到荔湾区中心医院,她一直承担病区的护理工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有时也会被轮调到医院分诊岗位。“分诊也是要穿防护服的,但这么长时间穿防护服工作还是第一次。”李佩真说。虽然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十分辛苦,甚至还要面临可能被感染的风险,但她却毫无怨言,一直在岗位默默坚守。
奔赴山区帮扶打造过硬团队
李佩真不仅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冲锋在前无怨无悔,她还曾作为专家组成员前往贵州参与医疗扶贫,在七星关的土地上留下倾情帮扶的年轻身影。据了解,自东西部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荔湾区选派了一批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作风实的医疗专家组帮扶贵州七星关区。通过组团式帮扶,充分发挥帮扶人才“传帮带”的作用,不断提升七星关地区医疗技术水平,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为群众搭起健康的桥梁。
2020年7月初,李佩真跟随荔湾区工作组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开展帮扶工作。进入医院后,李佩真深入科室内部,了解整个神经内科的医疗设备及管理情况,并根据调查情况和自身技术优势制定了满满一页纸的帮扶计划。
“李老师来了以后,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的护理知识。更让人高兴的是,在她的推动下,我们完成了洼田饮水实验项目的申报。”七星关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彭茂青说,在李佩真的指导下,他们学到了很多护理知识,“洼田饮水实验”也于2020年10月完成申报。医院开展和掌握一项新技术,这是患者的福音,也让科室在技术发展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这半年的帮扶时间里,李佩真先后完成了对七星关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开展神经专科操作的教学,指导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收集护理个案,提高护士精细化护理内涵,指导完善神经内科相关疾病的健康宣教内容,落实患者的安全管理,如期完成帮扶计划,帮助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