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何为“好的医学影像技师”?

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2023-08-21 10:45:32 

 

传统认知上,我们常以“手术刀"区分内外科,即需要动刀的是外科,不需要动刀的是内科。随着科技进步,现代医学早已打破内外科概念,呈现“内科手术化、外科微创化、诊疗精准化”的趋势,这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精准医疗”。

毫不夸张的,医学影像已经成为诊断、治疗、手术、预后等所有环节中最重要的依据,因为现代医院75%~85%的诊疗信息都源自影像,离开其,无论用药还是开刀都没有足够的信心,这就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精准医疗,影像先行”。

在临床愈发离不开影像之际,技师成为了医学影像的守门人,他们贯穿于放射科全流程,熟练运用设备、解决患者诉求、掌握前沿技术、把控图像质量,这就是我们一直推崇的“精准影像,技术先行”。

因此,“精准医疗,影像先行;精准影像,技术先行”绝不是影像技术的自嗨,好的技师堪称放射科的全能战士。

那么,到底怎样才算“好技师”?

1、如何成为一名好技师?

数十年前,彼时医学影像还未达到今天的高度,国内外放射科均不分诊断组和技术组,即医技一体。当CT、MR等革命性技术日渐成熟之际,临床也越来越依赖影像,患者检查量也越来越大,放射科医生已无法应付巨大的工作量,医学影像技术应运而生,与医生并列为放射科“双雄”。

我们尝试用烹饪形容放射科,有助于更好理解放射科、医生与技师的关系:技师是主厨,其工作是切菜(审核申请单)、炒菜(检查患者)、装盘(后处理和打印),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品(图像);医生是品菜师,品尝菜品并评价优劣,间接督促厨师的进步。

不过,在实际工作中,技师会在检查过程中读片、补扫图像,类似厨师会在烹饪过程中品鉴、调试菜品,最终做出没有瑕疵的图像(菜品)。

因此,优秀的技师应该检查能力强于医生、读片能力不弱于医生,即真正意义的医技一体。从这个角度,我们认为“好技师”应当具备以下5点:

1)懂业务,优秀技师应该具备广泛而专业的专业知识,如以生理生化病理、系统解剖学为代表的基础医学、以内外妇儿、断层解剖学为代表的临床医学,以医学电子、影像物理、影像设备为代表的医学影像学。该知道的都知道,是成为好技师的关键之一。

2)懂应用,除掌握主流应用外,优秀技师应能不断挖掘设备潜能,能改善临床流程、加速检查效率、提升诊断成功率,并保持较高的新技术敏感性。善于挖掘设备潜能并知悉前沿技术,是成为好技师的关键之二。

3)懂设备,优秀技师从来都是集医生、技师与工程师于一身,既要掌握设备的操作规范、摆位技巧和参数设置,又要熟悉设备的整体结构、应急维修和质量控制。既会动脑又会动手,是成为好技师的关键之三。

4)懂患者,如今医院已由单向服务向整体人性化服务转变,解决患者身心、社会及精神方面的需求,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要做到的。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是好技师的关键之四。

5)懂科研,医院绕不开科研,技师亦是如此。除做好本职工作,优秀技师还追求8小时外的“冷板凳”,他们发现并解决临床问题,这是其创新的原动力。技而优则研,是成为好技师的关键之五。

“冠军演说家”比赛现场

关于“如何成为一名好技师”,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影像技术系主任李真林也认为:一名好技师首先应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并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解决患者的诉求和问题。另外,还要注重医工交叉,在熟练应用影像设备的基础上,探索挖掘设备潜力,以更优质的影像满足临床需要。

从上述角度,与他人相比,你的专业知识更扎实、实战能力更强、科研成果更多,那你就是好技师。

2、来自GE医疗的情怀与担当

技能大比武,一直是各行各业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的惯例,其能为参与者提供加强学习、补足短板的契机,有助于系统锻炼和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能在与优秀伙伴同场竞技的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挑战自己、突破自己、向专家迈进;还能通过树立榜样,发挥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作用,进而带动行业整体素质提升。

作为当今最高技术门槛的医疗设备之一,高端医学影像的设备能力一直在不断升级;与此同时,基层影像检查、诊断工作量也在持续提升,均对影像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医学影像行业更需要一个能吸取经验、不断学习、实现自我提升的平台,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和GE医疗联合举办的“中国CT好技师”就是很好的范例

2018年,首届中国CT好技师基层精影技能大赛正式启动,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累计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形式上从早期基于16排CT、到2021年基于64排CT,再到今年基于超高端CT,实现了CT领域的设备全覆盖、医院全覆盖、人才全覆盖;在内容上也拓展至技师工作的方方面面:“冠军演说家”讨论从自身角度如何成为CT好技师,“影像万事通”比拼CT专业技术知识,“实战见真章”考察CT扫描前、扫描中和后处理的全流程操作。

“实战见真章”比赛现场

很多人知道的是,GE医疗是我国乃至全球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企业之一;很多人不知道的是,GE医疗还拥有强大的、完善的培训体系,培养了众多顶尖人才,堪称医疗设备圈“黄埔军校”。

因此,我们坚定认为GE医疗会为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培养专业人才、提升业务能力平添助力。事实上,GE医疗也的确正在践行其承诺:

其倾力打造的“e学e用"更是早已成为医生、技师及工程师最常用的继续教育平台,涵盖影像技术基础、规范操作、病例讨论、专家讲座、科研论坛等一系列课程,是目前最好的在线培训课堂。靠这些公开课,很多人扎实了理论、熟悉了设备、掌握了技术、提高了学术水平,成为了下一个专家。

其与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共同发布《GE医疗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原厂售后服务专家共识》和《GE医疗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原厂售后服务专家共识》,把影像设备的标准化操作和影像技师的能力建设落实到实处。

其“中国CT好技师大赛”已成为医学影像领域最具知名的技能大比武,其以比赛直接打通基层影像技师与行业专家直接交流学习机会、以比赛带动更多实用的高端影像诊断技能和高级功能的学习与传播、以比赛带动基层影像医师人才梯队建设,得到了各级医疗机构的认可。

有意义的模式一旦诞生,必将口碑相传、星光闪耀。

作为第四届“中国CT好技师”总决赛的亲历者,我们见证了其最大程度模拟了技师工作全过程,我们惊叹于其比赛的科学性、专业性与客观性。客观的说,除“实战见真章”部分为统一标准使用Revolution平台外,整场比赛和GE医疗并没有关系,或许这正体现了GE医疗的情怀与担当。

3、新形式下的中国好技师

2020年12月31日,国家卫健委联合8部委颁布《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

这一次,无论是政策还是执行做足了准备,山东、浙江、江苏、安徽、上海等全国各地均在以省、市、县为单位实现检查资料共享和结果互认。以江苏为例,截至2023年7月全省86%公立医疗机构(1697家)接入江苏省卫生健康云影像平台,存储了4270万份影像及报告。

此举,意味着技师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检查互认的核心,从幕后走向了前台;也让基层医疗机构成为检查互认的重要一环,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3年3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将PET/MR、Tomo等调为乙类,CT、MR也不再需要配置许可,变化更不可谓不大。

此举,意味着市场会更加趋于自由和回归真实需求,在高质量发展和回归临床的大趋势下,中高端设备将逐渐成为各级医疗机构的主流,以助于提高检查效率和准确率。

实现从顶层到基层的影像检查互认,设备是基础,人才是核心。随着更多中高端设备覆盖各级医疗机构、并下沉到县域和基层,放射科技师、尤其是基层医疗放射科技师的实操水平和理论知识必须快速跟上,才能发挥高端设备出应有的价值。

以本届“中国CT好技师”为例,其旨在通过专业指导,解决让技师用好高端设备的问题,提高其对高端CT设备的掌握能力,做到:检查规范化、影像同质化、应用创新化、技师诊断化,为高端设备下沉基层打好人才基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过好技师大赛,技师们一路走来进步了很多,在提升自身的同时,也在影响着整个科室团队,促进影像学科整体能力的提升。”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会候任主任委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主任技师马新武说,“以后的好技师大赛,不仅是演说其工作后的职业感受,更重要的是展示成长与收获,并潜移默化的引导更多技师加入,共同进步。”

作为一项充满正能量的比赛,我们衷心希望其持续办下去。下一次,或许可以将比赛地搬到GE医疗北京工厂,以真机实战的方式,以全程直播的形式,让所有人更直观感受其专业性、客观性和权威性,从而吸引更多人参加,让其成为医学影像领域“以赛助学”的典范。。。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