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147小编 来源:undefined
原标题:“乙类乙管”下,瑞金医院“没有内科外科都是医生”
“为了让病人减少排队,快进快出,预检以后我们给患者做一个血常规、一个胸部ct,如果能开口服药的话,就尽量开药,然后便建议患者居家隔离;如果是需要输液或者有基础疾病的人,我们便将其‘分流’到急诊接受下一步治疗。”发热门诊医生李苹介绍,目前,医院所有医生都“开足马力”,医生生病后3-5天退烧后就返岗,最忙的时候发热门诊开到4个诊室,一天接诊400多名病人。而在过去,发热门诊每天的接诊量大约在70-80人左右。
图为瑞金医院急诊现场,瑞金医院供图
李苹透露,这两天发热门急诊就诊量相对降下来一些,基本上每天在250人左右。科室中许多发烧的医生,还在继续坚守。
经医务处调配,内科的许多医生来支援急诊,许多外科医生则来发热门急诊帮忙。“现在全院一盘棋,不分内科外科了,正是有了他们的紧急支援,才能让我们顺利地把工作开展下来。”李苹说。
这两天,为安抚患者情绪,发热门诊的门口张贴了小告示,向大家科普相关知识,同时提供供人小憩的椅子,尽最大可能凸显人文关怀。
图为瑞金医院病房前台,瑞金医院供图
在感染科,从上周开始许多医护人员都陆陆续续地“阳了”,而且这里绝大多数患者都是“有症状的”,其中,女性的症状比较明显,大多高烧到39℃、40℃,第一天到第三天浑身酸痛。
图为瑞金医院急诊输液室,瑞金医院供图
药剂科主任卞晓岚这两天也“阳”了,但仍坚守在岗位上,“大家都想尽可能多地坚持一阵子。”卞晓岚介绍,药剂科目前近八成员工都“阳”了。
疫情防控新政策出台后,发热的人多了,需要配药的人多了,药剂科压力骤增,他们正面临着“战斗性减员”与“工作量攀升”的双重考验。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做好退烧应急药品保障供应,总院以及各分院一个都不能少,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就医用药需求;与此同时,常规医疗各类药品的采购也不能缺,保障好医院重症、危重症以及各科室的救治用药,药剂科的医护人员在“连轴转”。
“为了提高药品的覆盖面,我们将应急药品进行了拆零,用药说明、系统跟进都要再设计,真正做到精准合理,这个挑战不小。”卞晓岚介绍,现在互联网门诊有大量发烧病人来配药,药剂科还要支援线上药品调配。
资产处医生龚亮这两天则忙成了“陀螺”。他的办公室不断有人推门进来领东西、签字据……龚亮和同伴们面对的是医院院内几千人物资供应和调度安排工作。众多的防护口罩、隔离衣、防护服、防护面罩……每一批物资都需要统筹安排;总院、嘉定分院、远洋分院……每一个抗疫“战场”都需要调度保障;库房、门诊、病房......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奔波的身影,科学的消杀、高效的跟进,他们为医院抗疫工作提供坚强的物资保障。
他介绍,资产处进行了AB班的管理排班制度,保证时刻有人在岗。“最近‘倒下’的人越来越多了,人手有点捉襟见肘,坚持在岗的同事往往多个岗位一肩挑。”龚亮说,目前第一批感染的同事已经陆续返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