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泉州张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刘德桓(中医西医内科)泉州张氏医生第,

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2023-08-24 15:57:21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原创稿

泉州张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刘德桓。朱志辉摄

主持人:各位网友各人好,欢迎走进《闽医学派名家荟》系列访谈。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步伐》精神,挖掘和传承闽医学派学术精华,推动闽医学派的繁荣发展,广泛流传各流派传承人救死扶伤的动人故事,发挥好中医药优势为广大群众服务,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启动闽医学派影像记录工程——《闽医学派名家荟》系列访谈节目,今天做客《闽医学派名家荟》的嘉宾是来自泉州市中医院、泉州张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的刘德桓医生。

【嘉宾简介】——

刘德桓,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福建省名中医,泉州市中医院脑病科、心病科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常务委员,泉州市中医药学会第五、第六届理事长,擅长对急性中风、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病等疾病的中西医治疗,被评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主持人:刘医生,您好 欢迎您。

刘德桓: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西医也有内科,中医的内科和西医的内科有什么区别?中医内科主要是针对哪一些病症?

刘医生:中医内科跟西医内科虽然都是用药物来治疗内科领域的疾病,但两者是有所区别的。中医理论基础是整体观的辨证施治,而西医的理论是建立在生物学跟解剖学的基础上。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特有的理论来论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症候水平的特征、辨证论治以及预后、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疾病分类主要是以病因为依据,可以分成外感疾病、内伤杂病。(中医)治疗的方法,是附属于辨证原则和治疗原则,是在这两个原则的指导下制定对某一个疾病的治疗方法和对某一症候的具体治法。比力常用的有解表法、清热法、和解法、温里法、补益法、固涩法,还有消导法、理气法、理血法、开窍法、镇痉法等。

西医内科学是西医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它是所有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包罗差别的器官系统,好比呼吸内科、肝胆肠胃科,还有肾脏科(泌尿内科)、血液科、风湿科、老年病科等等。西医内科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病史的询问或者跟病人面谈以后,得出来的理学的检查依据,再结合病史、影像性检查,还有实验室的检查,排除了可能性较低的一些疾病,得出最后的诊断。西医内科的治疗方法包罗追踪观察、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介入性治疗(如心导管、内视镜)等,根据病人的状况调整药物,还要防止处置惩罚一些副作用、并发症。

中医的治疗是在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对疾病的治疗立法、处方用药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主持人:张氏中医内科擅长的是哪个领域的内科治疗?有哪些特色的临床指导和疗法?

刘德桓:张氏中医内科流派首创人张志豪擅长是内科、外科、妇科的各种疑难杂病,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好比胃癌、肺癌、肝癌、中风病、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都有独到之处。张氏中医内科流派的特色有以下几点。第一,要有高贵的医德。张老认为医乃“仁”术,治道在德,为医之道要心中有仁,仁从心生,做到以德为本,怀有仁德慈悲之心。第二个特点是多读经典,重视临床,提炼出有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张志豪老先生在临床上尤其崇尚张仲景的学说,他在他(张仲景)的(学术)基础上广纳众长,善用经方。他在繁忙诊务后还善于思考,而且加以总结,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较为成熟的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就是“五脏并治,特重脾肾,和调阴阳,护阳为要,以平为期”,历代传人都是运用这个学术思想在指导临床,救治了内科、妇科、肿瘤科的许多疑难杂症。第三个特点是首重辨证。张老认为临床辨证要“以八纲为总纲、脏腑辨证为基础”“外感要重视寒热、内伤重虚实”。第四个特点是创新的“医门八法”。清代程钟龄所著的《医学心悟》里提出的“治则八法”,是临床上普遍遵循的治疗法则。张志豪先生精研了“医门八法”,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增补,著有《续论医门八法》和《中医治则治法概论》这两本书 ,对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五个特点是善用经方治疗疑难症。张氏内科流派是比力善用经方来治疗各种疑难症,张志豪老先生认为,在审证求因、准确诊断的基础上,要懂得使用、善用经方。

主持人:泉州张氏中医内科,历经了近百年的临床经验积累,总结出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就是“五脏并治,特重脾肾,和调阴阳,护阳为要,以平为期”,关于这样的一个学术思想您是怎么理解的?

刘德桓:张志豪老师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功能上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存在着“生克乘侮”的作用。因此,治疗上要注重脏腑的相关性,欲疗诸疾,必须调五脏,但五脏之中要首重脾肾。脾肾在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生理、病理各方面,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各个脏器的阴阳失调,都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脾肾。临床各种疾病的发病与发展都跟五脏相关,但跟脾肾的关系是最大的。肾是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微,有赖肾阳的推动跟温煦;肾藏精,肾中精气有水谷精微的培养和增补才气不停的充盈跟成熟。肾阳不敷,不能温煦脾阳,导致脾阳不振或者脾阳久虚,进一步它可以损及到肾阳,引起肾阳也虚,二者最终都可以导致脾肾阳虚。临床上主要体现在消化机能的失调或者水液代谢的方面。因此在治疗学上,只要看到是脾肾病变所致的病症,那么我们一定要补肾建脾作为主要的一个治疗原则。

主持人:在医法方面,泉州张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是特别注重辨证法治,认为要“以八纲为总纲、脏腑辨证为基础”,“外感重寒热,内伤重虚实”。那么,我们在临床上是如何运用的?

刘德桓:中医治病,辨证准确、施治恰当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张老认为,疾病的种类非常繁多,整个发病过程也是错综复杂的。临证的时候,一定要详审虚实,细辨寒热,透过疾病的现象来体察疾病的本质以及它的规律,找出根本的原因。谨守这个病机,辨别证型,之后才可以施以有效的方药。外感疾病多见于伤寒六经病证、瘟病卫气营血病证、三焦病证,内伤杂病多见于脏腑经络病证、气血津液病证等等。

主持人:您作为学术流派的传承人,对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有怎样的建议?

刘德桓:中医学术流派,要以传承作为基础,以提高作为目的,中医学术的发展,传承跟创新始终是稳定的主题。全面提高中医临床队伍的整体水平,始终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任务。我认为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学习班、培训班、研讨班,不停提高工作室成员的学术素养和临床经验,加大流派传承人的人才培养, 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促进中医学术流派发展。

主持人:感谢刘医生今天给我们带来的分享。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要传承好中医药学,就要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收集、整理中医药理论文献中的理法方药和知识精髓。创新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发展好五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医药学成绩名贵财产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期待张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将优秀中医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薪火相传。好的,这期节目到这里就接近尾声了,让我们再次感谢刘医生。

刘医生:谢谢您,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感谢各人的关注,再会。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