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品牌世界 来源:品牌世界
继今年9月份山东省卫健委发文西医符合相关要求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以来,近日,山西省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全省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药专业知识一年系统学习培训考核方案(试行)的通知 》,(以下简称《学习培训考核方案》),对西医开中药也制定了相关的学习培训考核方案。
西医须经培训学习考核后才气开具中药
《学习培训考核方案》明确了对申请到场中医药专业知识一年系统学习培训的非中医类别医师的培训目标、周期、范围、权限、内容、方式和要求。
遵循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律与西学中特点,以非中医类别医师为培训对象,通过集中学习、临床实践、课外自学等方式,全面提高全省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药临床应用水平。
省、市级医疗机构(含社会办)非中医类别医师的培训,由中医药高等院校、委直三级中医医疗机构和省级及以上中医药学术团体负担。培训负担单元应制定《培训方案》并提前报省中医药管理局,经核准后组织实施。
县级医疗机构(含社会办)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非中医类别医师的培训,由中医药高等院校、二甲及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市级及以上中医药学术团体负担。培训负担单元应制定《培训方案》并提前报所属市级中医药行政管理部分,经核准后组织实施。
此次培训包罗集中学习、临床实践以及课外自学的三种培训方式,须掌握5门必修课和2门选修课。
1.集中学习
包罗必修课5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研读;选修课2门:根据所从事的专业,在《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推拿学》等课程中自选。
2.临床实践
根据所从事的专业,到培训承办单元指定的中医医疗机构相关科室跟师学习。
3.课外自学
依托山西中医“治未病”微信公众号开通网上学习平台,组织培养对象自学相关课程,掌握中医临床专业及其他知识,并开展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
接纳继续教育的方式进行。由省、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分遴选确定的“中医药专业知识系统培训师资专家库”中的专家授课。要求到场人员能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读懂领会中医药经典著作,建立中医辨证思维,基本掌握中医药临床思路和规范合理使用中医药技术的方法。
《学习培训考核方案》提出到场培训的人员,一年总学时要不少于480学时,80分以上为合格。
结业考核接纳笔试为主、日常考核为辅的方式进行。结果接纳百分制,笔试结果占60%、日常考核占20%、临床实践占20%,80分合格。日常考核由培训承办单元负责赋分,全勤到场现场授课者,日常考核满分;无故缺勤一次,扣5分;两次,扣10分;三次及以上者,零分(课间点名不在位视为无故缺勤)。临床实践分数由实践单元根据个人跟师体现赋分。
省、市级医疗机构(含社会办)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药专业知识一年系统学习培训的结业考核,由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培训承办单元和临床实践单元配合实施。培训考核合格人员名单由省级中医药行政管理部分发文公布并抄送省医疗保障局。
县级医疗机构(含社会办)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药专业知识一年系统学习培训的结业考核,由所属市级中医药行政管理部分组织,培训承办单元和临床实践单元配合实施。考核合格人员名单由各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分发文公布后抄送同级医疗保障部分,并报省中医药管理局存案。
西医开具中成药一直受各人关注及争论,此次《学习培训考核方案》的制定很大水平上推动了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遵循中医药特点、规律和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规范合理使用中医药技术方法,提高中医药临床应用水平。通过培训,切实提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规范合理使用中医药技术方法的能力,方便百姓就医,更好地促进合理用药。
来源:山西省卫健委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