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品牌世界 来源:品牌世界
原标题:不学习中医的西医,不是好医生
钱医生,现在是我们铁路沿线医院的院长。
在他刚上班的时候,院长还是学中医的田医生。
小医院医生少,平时只有那么大猫小猫三两只的。因为经常去他们那里寻医求药,所以各人混得十分的稔熟。
那时候的小钱医生,西医本科结业,特别的牛,并不是特别信服学中医的田医生。有时候,去看病时,会看到他对田医生闹气。
可是渐渐地他被中医的魅力所征服。
所以在以后的治病过程中,我们这些患者也经常会看到他向田医生学习针灸,学习刮痧推拿,以及如何品脉诊断病情,并向患者推荐一些中医药方,验方,实验着为患者减轻痛苦,治疗疾病。
有时候我们也会开他的玩笑说,你一个学西医的,干什么要费劲回头学习中医呢?反正都是治病,中医治和西医治不都是一样的治病吗?
他也会边治疗边半开玩笑地和患者解释:
如今钱医生也快到了退休的时间了,也一样手把手将自己所学的中西医技术与经验,医学理念无私教授给后来人。
相信只要这种理念传承不停,一定可以西为中用,让西方先进的医学,为我们中国人所用,成为真正的中国式的西医,更好地为中国人服务。
近些年来,医患关系之所以日趋紧张的主要就在于西医手术大行其道,风险也随之升高;西药价格不透明,居高不下,令病患不能蒙受…
其实看一看佛教,基督教以及天主教等宗教在中国的发展,就应该明白西医应该如何进行本土化的。
这些宗教都是发源于国外,却都成为了中国佛教,中国基督教,中国天主教,与国外的发源地,发源国没有一点政治上的联系了。
原因其实无非两点:
一,文化上的融合,使这些宗教变得更具有中国特色。
二,制度上的约束,减少了这些宗教组织被敌对势力利用的可能。
好比学习西医骨科,那么在学习西医关于如何治理骨病的基础上,也要学习中医治理骨病的知识,根据差别情况接纳差别的治理措施,而且互相吸收各自的优点,加紧学科知识的融合。
其他科室如内科,外科等以此为例,各自吸收融合。
加紧中西医融合,才气够加快西医本土化进程,让西医早日成为中国的西医,更好地为中国人服务!返回搜狐,检察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