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生活网 来源:生活网
百年历史传承,六十五载沧桑巨变。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传承于1919年诞生的山西医学传习所,从1957年建院之初仅有500张床位、305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医务人员,到如今发展成为一所立足山西、面向全国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每一个瞬间都有时代的印记,每一次飞跃都有奋斗者的足迹。回望历史,让我们踏着创建者们砥砺前行、开拓进取的脚步,见证历史文明的传承;在“敬佑生命 救死扶伤”的门路上坚定前行,书写崭新篇章。
时光倒流
1961年9月,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院领导遵照八字方针,向职工明确医疗工作是医院的中心工作。
医院围绕中心工作,狠抓医疗质量和教学质量,制定各类人员的具体培养目标和要求。强调“三基”“三严”教育,即教学内容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作风强调严肃态度、严格要求、严密组织的训练方法。重新修订各级人员职责及工作制度。医院工作迅速转向正规,向科学化水平迈进。
1962年,医院医疗质量和医德医风明显好转,特别是内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把工作最大限度地、有计划地用在诊疗上,严格查房制度,坚持出院及死亡病例讨论,主任医师定期出门诊,每周举行一次全科疑难病例讨论和一次学术性讨论,建立总住院医制;加强住院医师的责任制和基本训练,实行住院医师二十四小时负责制,提高医务干部水平,建立起一支层层负责、级级得力的医疗梯队。
1963年,山医一院大内科接收全省各地的内科医师前来进修,培养了大批内科专业人才,为山西省内科专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韶光掠影
图为1963年10月1日,一院内科医师与进修人员合影。第一排右二为何国芬,曾任内分泌科主任;右三为赵秀芬,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第二排左三为乔岱,曾任检验科主任、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左四为李运乾,曾任内科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山医一院副院长及山西省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左五为刘瑶华,曾任内科主任、呼吸科主任;左六为刘希魁,曾任内科主任;右二为闫柱,曾任消化内科主任、内科主任;右四为徐大毅,曾任内科副主任、山医一院副院长、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山西医科大学副校长;右五为李灵非,曾任内科副主任、血液科主任。
图为1963年3月15日,一院内科工作人员与心电图室进修人员合影。第一排右一为赵秀芬;右二为李运乾。第三排右一为霍宝成,内科心电图检查工作人员。
说出您的故事,回顾旧日时光,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院史馆欢迎您的来稿!
投稿邮箱:sydyyysg@163.com
联系电话:0351-4639061
0351-4639478
供稿:院史馆 杨丽红 陶莉娟 鲁慧 张文灿
图片:李运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