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kping 来源:skping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
□本报记者 邢仁宇 本报通讯员 张月华“肿瘤内科是晚期肿瘤患者最多的地方,在这里,你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一病区主任程金刚说,正是这份责任感敦促着他不停前行,学习更多诊疗技术,为更多病患带来希望。2008年,刚刚结业的程金刚考入了市第二人民医院。彼时,肿瘤内科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许多人认为化疗就是给自己的一张“死亡通知单”,对此有很大的抵触情绪。程金刚发现这一情况后,每次接触首次化疗的患者时都会主动宣教化疗知识,抚慰情绪,鼓励患者坚持治疗。2012年,肿瘤介入治疗技术逐渐成熟,程金刚主动请缨,先后前往天津市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多家医院进修学习,将治疗肝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等肿瘤的介入治疗技术带回医院。“原本只能全身系统治疗的患者,结合介入治疗,能够大大提升治疗效果,这让我明白了先进诊疗技术的重要性。”程金刚说,时至今日,科室每年依然坚持“请进来,走出去”,邀请知名专家进行查房指导,派遣医生前往多处国家级、省级医院学习新技术,及时更新科室医疗技术储备。学习期间,多家医院的个体化诊疗模式给程金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病施治”的理念逐渐在他心中扎根。今年6月中旬,一位65岁的老人被送进了肿瘤内科。老人是胃癌晚期,且出现了肝转移。由于身体条件较差,无法进行手术,只能求助于肿瘤内科。经检查,老人的胃部肿瘤合并有出血,无法直接进行化疗,程金刚决定为其进行胃癌肝转移癌栓塞治疗。一周后,手术正式进行,术中,程金刚在影像设备的资助下,灌注药物栓塞肿瘤供血血管,在减少病变部位血流供应的同时,解决了消化道出血问题,一台手术完成了胃部与肝部两个部位的肿瘤栓塞。很快,老人体内的两个肿瘤被“饿”小,胃出血停止,配合6期免疫联合化疗后,肿瘤基本消失,目前正接受免疫维持治疗,预后效果十分乐观。“如今,医疗技术仍在飞速发展,我们应对肿瘤疾病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了。我将进一步发挥科室优势,坚持‘引进来,走出去’,让更多先进技术在医院落地生根,造福德州黎民。”程金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