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一直是我科重点研究方向,我科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我科于2003年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脑卒中科”,实现了脑卒中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临床治愈率位居全国前列。 同时还负责推广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和预防知识,从三级预防入手,降低脑卒中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中心可以对中风患者进行基因筛查和相关药物基因检测,并可以指导患者以最合理的方式使用中风预防药物:神经康复中心可以有效地对中风瘫痪患者进行超早期康复治疗; 血管动力学监测,包括灌注成像、流速监测和微栓子监测、血管超声成像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估等。
2.神经遗传退行性疾病
常见神经遗传疾病基因检测,通过微卫星标记连锁分析、候选基因直接测序、SCA3等PCR扩增、RFLP分析、HRM分析、外显子组测序等方法,主要完成以下疾病的基因检测:、神经性耳聋、 X连锁眼球震颤,小脑脊髓共济失调,癫痫,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脑瘫,-综合征,常染色体显性眼球震颤,综合征,X连锁隐性痉挛性截瘫,X连锁隐性CMT,小脑脊髓共济失调,结节性硬化症,Lesch-Nyhan综合征,视神经萎缩、腕管综合征、异戊酸血症、运动性运动障碍、线粒体DNA突变检测、帕金森病相关基因检测、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基因检测、亨廷顿病相关基因检测、多系统萎缩相关基因检测及基础神经节钙化相关基因检测。 (相关成果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发表,链接basal. Nat Genet. 2012 Feb 12;44(3):254-6. doi: 10.1038/ng.1077。)
3.神经电生理中心
视频脑电图记录癫痫发作时(面部和全身抽搐)的同步脑电活动,并存储在计算机中,供医生反复观察和研究,为癫痫的诊断、分类、病变定位提供客观数据,并得出结论。正确的结论。 。 提供有关正确药物治疗以控制癫痫发作的指导。 我们中心开展癫痫研究数十年,在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许多独特的特色。 此外,本科部设有睡眠中心,利用多导睡眠图监测患者的睡眠情况,为睡眠障碍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用的工具。
4.帕金森病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心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极为常见的疾病,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中心的使命是追踪国际前沿,开展各领域的研究工作。 注重对疑似患者的早期诊断,制定良好的诊断计划。 对明确诊断的患者根据自身经济条件、身体状况、工作性质、个人耐受力等进行综合治疗。中心积极向患者宣传疾病相关知识,不定期举办医患对话座谈会到时间了。 欢迎各界人士参与。
5.神经疾病康复诊疗研究中心
该中心主要开展脑卒中神经功能康复评估与治疗、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方案、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后康复等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临床特点: 1.早期脑卒中康复规划和实施。 2.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及配套后续康复治疗; 3. 改良日本脑卒中伤残评定量表的应用研究; 4.近红外线评估中风的运动功能; 5.经颅磁刺激对运动功能康复的评估; 6.脑血管疾病储备功能的SPECT评估; 7.认知障碍康复P300评估; 8、脑微循环自动调节与康复的关系; 9、吞咽、排尿障碍的康复治疗; 10.中风早期物理康复与戒毒康复的协同作用。
6. 神经心理学和痴呆症
本科部自2007年起成立神经心理学门诊,定期开展心理和认知评估,积累了丰富的神经心理学临床经验。 我院本科部及核医学科PET中心自2009年起开展阿尔茨海默病PET检测。
7. 神经肌肉和神经免疫疾病
本科部设有神经病理室,联合我院病理科和同济医学院超微电镜室,可完成多种肌肉疾病的组织学、组织化学染色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为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便捷的方法。 强力支持。 此外,该科还开发了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流式细胞术诊断技术。 以多发性硬化症(MS)为例,流式细胞术技术检测有利于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针对该疾病的针对性治疗方案。 对疾病的鉴别诊断也有帮助。 在临床工作中,部分MS患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脑脊液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典型,难以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肿瘤等其他疾病鉴别。 然而,这些疾病发生的免疫机制完全不同。 通过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很容易发现其不同特征,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此外,还可以通过检测脑脊液淋巴细胞亚群来分析MS疾病活动性。 激活的 T 细胞亚群与多发性硬化症疾病活动相关。 在疾病活动期,T细胞激活标志物CD25、CD26、I3表达上调,而T细胞总数和CD4+T细胞数量与疾病活动程度无关。 本科部在诊断的基础上,将免疫吸附治疗与诊断相结合。 免疫吸附疗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血液净化技术。 它基于血浆交换(PE)。 它首先从血浆中分离出血液的有形成分,然后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或物理化学作用来使用特定的免疫细胞。 吸附器对血浆进行处理,去除血浆中的致病因子,包括免疫球蛋白和循环免疫复合物,从而使疾病在短期内迅速得到缓解。 同时,免疫吸附在疗效和安全性上具有血浆置换所不具备的明显优势:患者自身血浆不丢失,无需补充外源血浆和置换液。 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的传播,避免血浆置换的并发症。 较常见的有柠檬酸盐中毒、凝血机制异常、过敏反应、低血压和低钾血症等; 免疫吸附具有高度选择性和特异性,血浆中有用成分很少丢失; 不影响同时就医。
8.神经重症医学
神经内科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往往全身状况较差,大面积脑梗塞、脑干病变、肌无力危象等疾病都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 这些患者要经历脑疝、脑水肿、再出血、颅内感染、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癫痫等各种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及电解质紊乱、高热、高血糖、感染、褥疮等全身并发症。这可能会危及生命,也从侧面促进了神经重症医学的发展。 近两年,神经内科建立了神经重症治疗室,床位15张。 除常设急救设施外,还配有 3 台呼吸机和 1 台除颤器。 年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为众多重症患者提供服务。 又多了一层坚强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