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求医网 来源:求医网
外科猩红热 症状 危害 预防措施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外科猩红热,这种疾病有着明显的特征和严重的危害,对患者的健康有着重大影响。接下来,我们将对其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疾病概述外科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发的急性出疹性疾病。其症状包括发热、咽喉红肿并伴有疼痛,以及典型的皮疹。疹子消退后,患者会出现脱皮情况。与普通猩红热不同,这种疾病常与外科手术后的创口感染相关。例如,在部分外科手术后,细菌侵入体内,从而引发了这种疾病。
感染途径通过空气和飞沫进行传播,此外,接触受污染的衣物或用品同样可能导致感染。在医院这样的环境中,若消毒工作不彻底,手术用的器械等物品可能携带病原体,进而可能引起感染。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若在接触患者后不立即洗手消毒,就很可能将病原体传播给其他患者。
临床症状初期,伤口附近会有疼痛和红肿。病情加重后,会出现发热,体温可能超过39℃。典型的皮疹从颈部和胸部开始,很快扩散到全身,形成遍布的、针尖大小的、充血的丘疹。患者会感到非常痒。到了后期,皮肤会出现大面积的脱皮现象。
诊断方法医生通常依据病人的手术经历和症状表现来做出判断。通过实验室的血液检查,我们可以观察到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有所上升。而通过咽喉拭子培养,我们能够发现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这对于确诊很有帮助。若医生怀疑患者患有外科猩红热,他们会对病史进行详细询问,并执行相应的检查。
防治措施医院需严控手术室消毒流程,医护人员需确保个人防护措施到位。在治疗方面,青霉素通常作为首选,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红霉素等药物。此外,必须对患者进行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同时,要加强患者的营养补给,帮助他们早日康复。亲爱的读者们,你或你的亲友是否遭遇过外科猩红热?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如觉得内容有益,请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