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指南相关规定及步调,

编辑:微商网      来源:微商网     

2024-07-26 10:41:31 

 

本指导原则的内容主要包罗六个部门:目的、总则、步伐与方法、流传、更新与修订,以及实施与评价。规定了指南制订/修订应包罗10个主要步调:(1)启动与规划;(2)确定指南类型;(3)注册;(4)撰写计划书;(5)建立工作组;(6)管理利益辩论;(7)调研临床问题;(8)检索和评价证据;(9)形成推荐意见;(10)撰写与发表。

本文仅对步伐与方法部门进行论述,感兴趣读者可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深度阅读。

步伐与方法

(一)启动与规划

指南制订/修订前应充实了解同领域是否已有指南,以及指南制订/修订的证据基础。若同领域有相同或相近指南,指南制订/修订组织者应对已有指南进行评估。评估意见应着重于已有指南的科学性、透明性与适用性。对于质量较高、适用性好的指南,中华医学会应组织流传和应用,或改编后推广和实施;若无同类指南,或指南质量和适用性较差,可启动指南制订/修订步伐。指南制订/修订规划需报中华医学会存案。规划阶段应明确指南制订/修订的目的、使用者、目标人群、时间摆设及资金来源等问题。

(二)确定指南类型

差别类型的指南其目的不一样,制订/修订的方法与流程也不一样。在启动一部新指南之前,发起者应该先明确要制订/修订的指南所属类型。

1.尺度指南:该类指南是针对某一主题的临床实践问题而制订的,是最为常见的指南类型。尺度指南并不需要完全覆盖各种疾病和(或)所有问题,一般关注的问题数量在10个左右,推荐意见在20条以内。此类指南通常需要在6~12个月完成,本文所述方法适用于该类指南的制订/修订。

2.完整指南:该类指南应该全面覆盖某一卫生主题或疾病。包罗该主题各个方面(如预防、诊断、治疗和监测等)的相关推荐。关注的问题和推荐意见的数量可为几十到上百。此类指南通常需要在1~2年内完成,本文所述方法适用于该类指南的制订/修订。

3.快速指南:快速指南的主题通常为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例如,突然暴发的感染性疾病),短期内必须有相应的推荐意见指导临床医师和患者应对疾病。该类指南关注的问题和推荐意见的数量一般在个位数,制订时间在数周到数月。本文所述方法不完全适用于该类指南的制订/修订。读者可参考快速指南的相关方法学文章。

4.改编指南:一部高质量的尺度指南需要大量的资源为基础,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改编现有高质量指南更具有本钱效果。如果针对所研究的临床问题,目前已有发布的相关指南,可在评估其质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临床情况进行改编。本文所述方法不完全适用于该类指南的制订/修订。读者可参考改编指南的相关方法学文章。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有部门指南,是基于国际指南的推荐意见和证据,同时考虑了我国的临床实践,进行整合而成,既非传统意义上的原创指南,也非严格意义上的改编指南。对于该类指南亟须有相应的方法学来进行规范。

(三)注册

指南的注册是指在指南制订之前,通过公开的注册平台登记指南的题目、目的、制订人员、制订方法和利益辩论等重要信息,并允许公众免费获取,以促进指南制订的科学性和透明性。别的,注册可制止指南的重复制订,促进指南的实施和流传。注册的核心条目包罗:制订者的基本信息,制订配景,证据检索、合成与分级的方法,资助来源与利益辩论管理等。

在发表指南时,应该在国际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

http:

//www.guidelines-registry.org )进行注册,并在发布和投稿时提交注册号。

(四)撰写计划书

指南计划书是说明指南如何制订的计划性文件,包罗指南的基本信息、配景、制订方法、证据、推荐意见和相关步调。正如临床研究和系统评价的计划书一样,指南计划书有助于制订者更加高效率和高质量推进指南的制订,同时也增加了指南制订过程的透明性和科学性。对于期刊编辑、评价人员和临床医师而言,对比指南的计划书,有助于了解一部指南制订的全过程,判断最终发表或发布指南的质量。指南计划书的撰写也应该遵循相应的陈诉规范。制订者可参考RIGHT的部门核心条目进行撰写,包罗:工作组的构建,利益辩论的管理,临床问题和患者意愿的调研,证据的检索与评价,推荐意见共识的方法等。

发表指南时,应指明该指南此前是否撰写过计划书,通过哪些渠道可以获取计划书的内容,以及哪些步调或内容发生了改变,或未按计划书预定的要求完成。

(五)建立工作组

到场制订指南的人员,除了临床专科医师外,还应纳入与该指南相关的其他学科的人员,包罗循证医学专家、卫生经济学专家、患者代表等。如果该指南涉及到临床用药和护理的推荐意见,还应该纳入临床药师与护师。多学科专家组可在更加全面和客观地遴选临床问题、检索和评价研究证据、得出推荐意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减少临床专家在经济和专业方面潜在的利益辩论别的,是否拥有多学科的制订团队,也是评价指南方法学质量和陈诉质量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指南应设置首席临床专家和首席方法学家,建立包罗指导委员会、秘书组、证据评价组、推荐意见共识组和外审组等在内的指南工作组。差别领域和专业的指南,其工作组的类别、巨细、人员组成和职责不完全一致,可根据指南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对其工作组进行增减或合并。

(六)管理利益辩论

指南在制订过程中,当主要利益(公众利益)受到次要利益(个人利益)的影响时,便会产生利益辩论。利益辩论可能会引起有益的效果被高估而危害性被低估,是指南制订过程中重要的潜在偏倚来源,可能导致指南的信任危机。在指南制订过程中,存在经济利益辩论的专家,在临床问题简直定、证据的纳入与评价、推荐意见的形成等阶段,更倾向于做出有利于所推荐干预步伐的判断和决定;而存在非经济利益辩论的专家,则更倾向于做出有利于自己专业或领域的判断和决定。每部指南都应该建立独立的指南利益辩论管理委员会,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所有到场指南的人员均填写利益辩论声明表,在指南制订过程中及时更新利益辩论情况,在指南发表时公布声明表。

(七)调研临床问题

指南中临床问题的来源、数量和构成,不但决定了指南篇幅和推荐意见的内容,也会对指南的流传和应用产生影响(当临床问题与一线临床医师相关性高,问题表述清楚明确时,指南的实施效果会更好,反之亦然)。临床问题主要来源于对指南使用者(特别是一线临床医务人员)的调研,也可从当前的文献(相关指南,系统评价或临床研究)中获得。无论是来源于调研还是文献,都需要对原始问题进行去重、合并,根据其重要性进行排序,并尽可能解构为人群,干预,对照和结局(population,intervention,comparison,and outcome,PICO)格式。一般情况下,疾病负担大,社会关注度高,问题争议大,诊疗差别大或有重要新证据的临床问题,更有可能被纳入到指南当中。

(八)检索和评价证据

指南的新定义要求推荐意见必须基于系统评价的证据。系统评价是指运用减少偏倚的计谋,全面检索、严格评价和综合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所有相关研究。考虑到资源和时间的有限性,指南制订者可考虑先对已发表的系统评价充实利用。但在用于支撑推荐意见之前,需评估拟采取系统评价的质量和时效性。如果没有符合要求的系统评价,则应该根据系统评价的要求,自行制作或委托制作。无论是利用已有的系统评价,还是重新制作系统评价,都应该对证据体的质量和推荐意见的强度进行分级。GRADE是目前国际上权威性和使用率较高的分级系统。

(九)形成推荐意见

指南的主体内容是其所包含的推荐意见。推荐意见的形成,既要基于当前可得的最佳研究证据(系统评价),同时也要综合考虑资源利用、患者偏好与价值观、公平性和可及性等多方面的因素。由GRADE工作组研发的“证据到决策”(evidence to Decision,EtD)为如何产生最佳的推荐意见提供了理论框架。告竣推荐意见共识的方法,主要包罗德尔菲法和名义群体法,以及面对面的共识会议等。应预先定义告竣共识的比例或尺度,清楚记录推荐意见在共识过程中被修改的情况,特别是当证据质量低或缺乏直接证据时,专家意见和专家证据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十)撰写与发表

陈诉规范能够提高指南撰写的完整性和透明度,增强指南推荐意见的可信度,同时也有助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指南。当前国际上用于指导指南陈诉的文件有AGREE陈诉清单和RIGHT清单。其中RIGHT清单包罗7个领域的22个条目,具体见表1。RIGHT目前有多个扩展版(

http:

//www.right-statement.org/),譬如针对患者版本的指南、改编版指南、中医药指南和针灸指南等,可供差别指南类型在陈诉时参考。指南完成后,推荐通过多版本(包罗基层版和患者版)、多语种、多渠道(图像、音视频)发表指南,并尽可能提供可免费获取的方法和路径。

表1 卫生保健实践指南的陈诉条目(RIGHT)清单

领域/主题

编号

条目

基本信息

标题/副标题

1a

能够通过题目判断为指南,即题目中应该明确陈诉类似“指南”或“推荐意见”的术语

1b

陈诉指南的发表年份

1c

陈诉指南的分类,即筛查、诊断、治疗、管理、预防或其他等

执行总结

2

对指南推荐意见进行汇总出现

术语和缩略语

3

制止混淆,应对指南中出现的新术语或重要术语进行定义;如果涉及缩略语,应该将其列出并给出对应的全称

通信作者

4

确定至少一位通信作者或指南制订者的联系方式,以便于联系和反馈

配景

简要描述指南卫生问题

5

应描述问题的基本流行病学,好比患病率、发病率、病死率和疾病负担(包罗经济负担)

指南的总目标和具体目的

6

应描述指南的总目标和具体要到达的目的,好比改善健康结局和相关指标(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和节约费用等

目标人群

7a

应描述指南拟实施的主要目标人群

7b

应描述指南拟实施时需特别考虑的亚组人群

指南的使用者和应用环境

8a

应描述指南的主要使用者(如低级保健提供者、临床专家、公共卫生专家、卫生管理者或政策制定者)以及指南其他潜在的使用人员

8b

应描述指南针对的具体环境,好比低级卫生保健机构、中低收入国家或住院部分(机构)

指南制订小组

9a

应描述到场指南制订的所有贡献者及其作用(如指导小组、指南专家组、外审人员、系统评价小组和方法学家)

9b

应描述到场指南制订的所有个人,陈诉其头衔、职务、工作单元等信息

证据

卫生保健问题

10a

应描述指南推荐意见所基于的关键问题,建议以PICO(人群、干预、对照和结局指标)格式出现

10b

应描述结局遴选和分类的方法

系统评价

11a

应描述该指南基于的系统评价是新制作的,还是使用现有已发表的

11b

如果指南制订者使用现有已发表的系统评价,应给出参考文献并描述是如何检索和评价的(提供检索计谋、筛选尺度以及对系统评价的偏倚风险评估),同时陈诉是否对其进行了更新

评价证据质量

12

应描述对证据质量评价和分级的方法

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

13a

应提供清晰、准确且可实施的推荐意见

13b

如果证据显示在重要的亚组人群中,某些影响推荐意见的因素存在重大差别,应单独提供针对这些人群的推荐意见

13c

应描述推荐意见的强度以及支持该推荐的证据质量

形成推荐意见的原理和解

释说明

14a

应描述在形成推荐意见时,是否考虑了目标人群的偏好和价值观。如果考虑,应描述确定和收集这些偏好和价值观的方法;如果未考虑,应给出原因

14b

应描述在形成推荐意见时,是否考虑了本钱和资源利用。如果考虑,应描述具体的方法(如本钱效果分析)并总结结果;如果未考虑,应给出原因

14c

应描述在形成推荐意见时,是否考虑了公平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等其他因素

从证据到推荐

15

应描述指南制订工作组的决策过程和方法,特别是形成推荐意见的方法(例如,如何确定和告竣共识,是否进行投票等)

评审和质量包管

外部评审

16

应描述指南制订后是否对其进行独立评审,如是,应描述具体的评审过程以及对评审意见的考虑和

处置惩罚过程

质量包管

17

应描述指南是否经过了质量控制步伐,如是,则描述其过程

资助与利益辩论声明及管理

资金来源以及作用

18a

应描述指南制订各个阶段的资金来源情况

18b

应描述资助者在指南制订差别阶段中的作用,以及在推荐意见的流传和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利益辩论的声明和管理

19a

应描述指南制订相关的利益辩论的类型(如经济利益辩论和非经济利益辩论

19b

应描述对利益辩论的评价和管理方法以及指南使用者如何获取这些声明

其他方面

可及性

20

应描述在哪里可获取到指南、相应附件及其他相关文件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21

应描述当前实践与研究证据之间的差别,和(或)提供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指南的局限性

22

应描述指南制订过程中的所有局限性(好比制订小组不是多学科团队,或未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偏好)及其对推荐意见有效性可能产生的影响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