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ka981 来源:ka981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在精准治疗时代,不但依靠影像学找到肿瘤部位,还要分析肿瘤标本组织,根据基因特征判别预后和敏感性,选择最佳药物,这是多学科模式(MDT)为结直肠癌治疗提供的新思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直肠肿瘤中心副主任邱萌教授表现。
4月24日,邱萌教授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李云峰教授,做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名医2024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筹谋节目,聚焦“结直肠癌的MDT精准诊疗”。
直肠癌是恶性肿瘤中迅速增长的癌种之一,邱萌表现,目前,其发展趋势体现为年轻化、男性发病率增加以及城乡发病率的普遍上升。由于早期肠癌症状不明显,往往难以察觉,只有当肿瘤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可能出现与良性疾病相似的症状,如腹泻、痔疮等。因此,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易发生转移。
肠癌是多因素综合结果。李云峰解释,首先,饮食不妥、运动量减少等不良生活习惯,均增加发病风险。其次,都会生活的身心压力、遗传因素和筛查意识不敷也是相关原因。“别的,恒久慢性的肠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若未得到及时治疗,也可能导致肠癌发病。”
“恶性肿瘤最大的问题就是复发转移,一旦复发转移,没有及时再就诊就可能危及生命。”李云峰提醒,有些转移个数较多,单个体积较大,临床评估为不可手术切除。借助MDT诊疗模式,例如化疗、靶向治疗,让肿瘤到达“可切除”模式,才气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让患者最终到达“无瘤状态”。
MDT诊疗模式是如何实现为肿瘤患者“量体裁衣”的?邱萌解释,医生共同讨论,精准评估病人的疾病状况、生物学特征和治疗敏感性,以制定最佳治疗计谋。即使病人情况相似,基因型差别也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多学科团队在治疗高复发风险病人时尤为重要。
李云峰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为例,此前,结直肠癌患者常急于手术治疗,医生也常依赖单一学科治疗。后来发现仅切除肿瘤并不敷够,还需考虑患者生存率和制止复发。组建MDT团队显得格外重要。“即便团队运作难度大,需涵盖内科、放疗、影像、病理、肝胆等专业。但10多年的临床治疗效果证明,MDT是一种有效的模式。”
“许多医院都建立了MDT模式,但很多患者并不了解。因此,加强信息沟通至关重要。”邱萌强调,“我们期待更多治疗与筛查手段丰富治疗方式,未来,个体化、精准化和综合治疗仍是结直肠癌诊疗的发展方向。”
责编:乔靖芳
主编:王振雅
校对:任璇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流传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