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hixunjie 来源:shixunjie
来源:上海长征医院
年初开始咳嗽,以为只是感冒了,没想到随后两个月里辗转了5家医院,最终在上海长征医院得到了确诊。
1月初
有感冒症状,到本地A医院看门诊,口服感冒药2周
1月20日
发烧,出现畏寒、寒战,A医院胸部CT显示:肺部感染,右侧胸腔积液
转诊至B医院住院治疗,进行胸部增强CT检查
2月2日
转诊至C医院,EBUS检查考虑结核性胸膜炎
2月8日
转至D医院开始抗结核治疗和激素口服
2月15日
再次开始出现反复发热,患者要求出院
2月24日
上海长征医院呼吸内科收治入院
3月10日
呼吸内科疑难病例探讨,一致意见患者是血液系统肿瘤
3月11日
胸腔镜病理结果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来自江苏的陈女士今年57岁,今年1月初受凉后出现咳嗽而且咳出少量白痰,晚上觉得自己有点发热,到本地A医院看了门诊,口服感冒药2周后咳嗽和咳痰症状都得到缓解。
没想到到了1月20日,陈女士发烧到38℃,出现畏寒、寒战,A医院的胸部CT显示:肺部感染,右侧胸腔积液。
A医院进行了抗感染和退热治疗均没有效果,转诊至B医院住院治疗,胸部增强CT显示:右肺炎症,右侧胸膜包裹性积液,纵隔及右肺门肿大淋逢迎,恶性病变不除外。
2月2日,陈女士又转诊至C医院,超声支气管镜示:纵隔淋逢迎穿刺病理和肺泡灌洗液均未见异型细胞。考虑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
因为考虑是结核性胸膜炎,2月8日陈女士转至D医院开始抗结核治疗和激素口服。2月15日再次开始出现反复发热,复查胸部CT及胸腔超声示胸腔积液较前增多,偶有夜间冷汗。考虑治疗效果不佳,患者要求出院。
2月24日,陈女士来到上海长征医院呼吸内科石昭泉教授的专家门诊,被收治入院。其时患者已反复发热近2个月,伴贫血、低钾血症、低卵白血症,一般状况较差。入院后第二天,排除禁忌后,方正副教授和王湘芸副主任医师立即进行了局麻下的内科胸腔镜检查,过程顺利。术中可见:壁层胸膜和膈肌上可见少量结节状突起伴黑色色素冷静,予以活检送病理检查。
等候病理结果的过程中,治疗组继续给予患者诊断性抗结核药物联合激素,但治疗后1周患者连续高热,颠簸在40℃,考虑结核性胸膜炎不支持,果断停了药。抽血送宏基因二代测序提示EBV病毒和近平滑念珠菌,给予氟康唑、更昔洛韦治疗,并进行了骨穿、自身免疫等检查。
3月10日,呼吸内科在唐昊主任主持下进行了疑难病例讨论,认真梳理既往资料,积极分析排查,寻找患者反复发热伴胸腔积液的病因。患者胸水为渗出液,排除结核性胸膜炎和肺炎胸腔积液,一致锁定该患者诊断为血液系统肿瘤,并建议进行PET-CT检查。第二天患者在退热药和激素使用下体温稍有下降,全身PET-CT检查结果提示:右肺及右侧胸膜多发病变,右侧胸腔积液,伴纵隔、右侧肺门旁、右侧腋窝、右侧膈肌、腹膜后多发淋逢迎肿大,恶性可能。
3月11日,胸腔镜病理结果证实了这种分析: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至此,历时2个多月、辗转5家医院,经历各种检查和治疗的患者终于得到了确诊。患者目前已经转至血液科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