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7日讯(通讯员 程静 陈婕君)乳腺癌是全球的第一大恶性肿瘤,每年十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又称为“粉红丝带月”,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女性乳房健康。10月25日下午,湖南省肿瘤医院乳腺内科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开展“共绘‘她’精彩”乳腺癌公益活动,科室医护人员通过乳腺癌相关知识科普、现场答疑、“扎染”手工活动等方式,提高患者对乳腺疾病规范化诊疗的认知,营造更具获得感、幸福感、宁静感的就医氛围,助力更多乳腺癌患者实现从身体到心理,再到社会功能的治愈。
本次活动由乳腺内科护士长陈婕君主持,科室主任欧阳取长主任在致辞中表现,乳腺内科一直坚持“专业、规范、创新、卓越”的科室理念,在为患者提供尺度化、规范化内科治疗的同时,也非常关注患者身心健康,希望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能给患者带来战胜疾病的力量。
活动中,吴晖医师围绕乳腺癌预防、治疗、康复等内容进行了细致科普,提醒各人注重女性身心健康,提倡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活动、控制体重、合理膳食,做好自我管理,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积极治疗,一定能重获新生。
在现场答疑环节,科室主任欧阳取长、护士长陈婕君、副主任医师吴晖针对现场病友提问,对病友们关注的乳腺癌营养知识、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管理、男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式等问题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希望通过科普指导为患者答疑解惑,提供正向的情感支持。
活动最后,医护人员和病友们一起体验了趣味十足的“扎染”传统手艺,从选择布料、设计图案,到扎结、浸染,每一步都布满了挑战和惊喜,解开扎结、观察染色的过程就像是在解密,更是收获结果和希望的过程,患者不但可以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还可以获得创造感、收获感和幸福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一位出院居家期特意从家里赶来到场本次公益活动的患者表现,这样的活动让人心情愉悦,她很喜欢到场这样的公益活动,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公益活动志愿者积极到场公益事业,资助更多的患者走出阴霾。
另一位有着10年乳腺癌经历的住院患者讲述了自己的感受,刚开始发现自己生病的时候,患者特别沮丧、痛苦,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幸运的是遇到乳腺内科这群有爱的医务人员,得知家人不在身边,唯一的女儿远在澳洲,医生护士像家人一样给了她很多温暖、支持和资助,让她有了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决心,医生护士给她做心理建设、做健康科普,还陪她在病房度过了70岁的生日,制定的治疗方案也非常有效,让她可以回归正常生活。
患者激动地说:“今天这个活动非常温馨,科普知识实用,手工活动有趣,这里好像不是病房不是医院,是我们的保护所。作为老病友,我一直告诉其他病友们,乳腺癌不可怕,相信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治疗,我们也会晴空万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肿瘤,中国每年约莫新增乳腺癌患者42万人。《2030年健康中国战略》提出了“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当前乳腺癌患者生存现状与健康中国2030防治目标息息相关。
欧阳取长表现,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一直位列我国女性恶性肿瘤首位,通过控制高危因素可以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通过定期乳腺癌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乳腺癌完全有可能治愈,且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可得到明显提高。要完成这一目标,就必须将肿瘤防治的关口前移,面向社会做好科普宣教工作,降低发病率,实现有效预防。乳腺内科也一直致力于肿瘤新药临床研究,为患者探索、寻找更有效、更宁静的药物治疗。同时,让更多身体治愈的患者可以正式回归社会,用她们的治疗经历反哺社会,希望鼓舞更多患者重拾治愈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