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当因疾病需要用药时,由于药物本身、药物代谢物或特殊体质,可能会出现药物过敏或耐受性降低,导致肝脏损害,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及时。
药物性肝损伤有哪些类型?
1.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发生在6个月内,肝功能恢复正常,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未发现肝功能损伤。
2.慢性药物性肝损伤
6个月后出现药物性肝损伤,血清肝功能异常,包括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天冬氨酸转移酶异常; 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慢性肝损伤; 或者有门脉高压。
为什么会发生药物性肝损伤?
1、与药物及中间代谢物相关
药物及其中间代谢产物可干扰细胞代谢的某个环节,阻碍蛋白质合成,或影响胆汁酸分泌,从而引起肝细胞损伤,尤其以过量服用最为常见。
2.药物的特殊反应
药物和药物活性代谢物是与内源性蛋白质结合产生自身抗体和免疫原的半抗原,诱导肝细胞死亡或肝细胞破坏。
药物性肝损伤如何治疗?
1.停止用药
停药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措施。 高度怀疑某种药物会造成肝损伤。 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药。 一般情况下,患者停药后即可康复。 药物造成的肝损伤由医生从多方面权衡,判断停药后原发病是否会进展,继续用药是否会加重肝损伤,必要时更换其他类型的药物。
2.戒除毒品
误服肝损伤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可通过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清除胃肠道内残留的药物。 如果药物已进入血液,则需要利尿、血液灌注、血液透析等方法,以加快药物在体内的排泄。
3.药物治疗
对于轻至中度的肝细胞损伤,轻度炎症可用水飞蓟素,重度炎症可用甘草酸制剂。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精氨酸谷氨酸注射液和双环醇。 对于胆汁淤积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应选用熊去氧胆酸,可有效减轻肝损伤。
4. 肝移植
当发生肝性脑病、亚急性肝功能衰竭、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失代偿性肝硬化时求医网,也应考虑肝移植。
温馨提示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使用可引起肝损伤的药物。 必须使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经常监测,必要时联合使用保肝药物。 药物不宜大剂量服用,疗程不宜过长,药物不宜频繁使用,也不宜单独联合使用。 长期吸毒者应定期做肝功能检查,及早发现药物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