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147小编 来源:147小编
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生物、理化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主为咳嗽和咳痰。
2、COPD:治疗原则
稳定期:①教育和劝导患者戒烟,脱离污染环境。②支气管扩张剂:控制症状主步伐(沙丁安醇、抗胆碱能药)③糖皮质激素④祛痰药⑤恒久家庭氧疗
急性加重期:①确定加重原因及严重水平②支气管扩张剂③低流量吸氧④抗生素⑤糖皮质激素⑥祛痰剂
3、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嗜酸粒C,肥大、T淋巴、中性粒C等)和细胞组分到场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体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气、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4、肺炎分类:①(解剖分类)大叶性(肺泡性)、小叶性(支气管性)、间质性②环境分类:社区获得性,医院获得性(48h)。
5、呼吸衰竭:
①概念: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使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体现的综合征。
②分型:Ⅰ型呼衰(低氧性)——PaO2<60,PaCO2正常或降低,主见肺换气功能障碍
Ⅱ型呼衰(高碳酸性)——~~<60,~~>50,系肺泡通气不敷。
③病因:COPD,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疾病,心脏疾病
④发生机制:肺通气不敷,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氧耗量增加
⑤治疗原则:
急性(Ⅰ型):加强呼吸支持,包罗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改善通气等;呼吸衰竭病因和诱因的治疗;加强一般支持治疗以及对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与支持。
慢性(Ⅱ型):治疗原发病,保持气道通畅,恰当的氧疗等,与急性相似。
♥♥6、心衰治疗原则:
慢性:接纳综合治疗步伐,包罗对各种可致心功能受损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早期管理,调节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减少其负面效应,如拮抗神经体液因子的过度激活,阻止或延缓心室重塑的进展。
急性:缺氧和严重呼吸困难是致命的威胁,必须尽快缓解。
7、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激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序次的异常。
8、房颤:
①定义: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规律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抖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②治疗:⑴抗凝治疗:华法林⑵: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药物转复(最常用胺碘酮),电转复(药物治疗无用、急性心衰、血压明显下降等时),导管消融治疗(二线治疗)。
9: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①定义:
②特征:心绞痛症状,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新发或一过性ST段压低>=0.1mV,或T波倒置<=0.2mV)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
③处置惩罚原则:UA是严重、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其治疗主要有两个目的:即刻缓解缺血和预防严重不良反应后果。其治疗包罗:抗缺血治疗,抗血栓治疗和根据危险度分层进行有创治疗。
♥♥10、消化性溃疡:
①定义:指胃肠道黏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含有胃黏膜的憩室。
②症状(前面四点疑诊):慢性过程,可达数年或十余年;周期性发作:数月或数周,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发;节律性上腹痛;腹痛可被抑酸或抗酸剂缓解;其他:腹胀、厌食、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
③体征:发作时剑突下可有局限性压痛,缓解后无明显体征。
④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⑤部位:十二指肠溃疡——青壮年,胃溃疡——老年人
⑥+②诊断:胃镜,X线钡餐——龛影可诊断
⑦治疗目标(有自愈倾向):去除病因,控制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制止并发症
⑴药物治疗:
①抑制胃酸分泌(H2受体拮抗剂-主药),PPI。
②根除Hp(幽门螺杆菌)
③掩护胃黏膜:铋剂(止痛效果缓慢,4~6周,不良反应:舌苔粪便变黑,肾功能不全忌用); 弱碱性抗酸药:铝碳酸镁、磷酸铝、氢氧化铝、硫糖铝(综合胃黏膜,短暂缓解疼痛。)
⑵治疗方案及疗程:愈合率90%:抑酸药---4~6周,可达8周;根除Hp需1~2周,可与抑酸药重叠。
⑶患者教育
⑷维持治疗:反复发作者,维持治疗,短:3~6个月,长:1~2年
⑸外科手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