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hixunjie 来源:shixunjie
近期,上海长海医院心内科张必利主任团队首次接纳DFR(舒张期无充血比率)冠脉功能学诊断新技术,为一名冠心病患者提供精准介入治疗。
此患者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左主干,回旋支和右冠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近中段管腔弥漫性狭窄60%-70%。为了进一步精准评估病变的缺血情况,张必利主任决定接纳冠脉功能学检查DFR对前降支血管狭窄病变进行功能学评估。检查结果显示DFR值为0.93,此结果证明前降支狭窄并未对血管远端供血造成影响,血管远端供血心肌并未缺血。本次手术不需要对前降支进行介入干预,不需要植入支架。张主任决定予患者药物守旧治疗方案。
据张主任介绍:单纯冠状动脉造影已不能满足临床对血管狭窄性病变解剖特征和生理功能评价的需要,随着精准介入治疗的理念不停深入人心,冠脉功能学技术的使用与普及能使有异议的狭窄病变得到合理的检查,科学的评估,减少不须要的支架植入,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于DFR技术
DFR (Diastolic Hyperemia-Free Ratio )中文翻译为舒张期无充血比率,计算的起始点是平均压力值(Pa <mean Pa),终点是舒张压最低点(down-sloping Pa),通过测定连续5个心动周期均值,计算Pd/Pa的近似值( 1秒内以250次的频率连续丈量)
相比血流储备分数FFR,DFR在以下病变动有优势:
①前降支 ②多支病变 ③心肌桥 ④ACS ⑤重症主动脉瓣狭窄症 ⑥ATP/腺苷禁忌患者。
同时,DFR测定制止使用血管扩张剂,操纵简单,节约手术步调和时间,减少用药风险。病人也会更加舒适,对于部门ATP/腺苷不耐受的患者,依然可以获得精准的功能学检查数据。
专家简介
张必利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美国UTHealth休斯顿医学院Visiting Scientist
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药协会心血管药物研究委员会委员
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冠脉介入学组委员
北京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会青年CTO分会委员
全军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质控委员会冠心病介入工作组委员
国家卫健委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导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函审评议专家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Clinic門诊新视野|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