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宝宝发烧,每个家长都遇到过,都会非常担心孩子的身体。
立即给孩子吃药,或者陪他赶去医院,无论白天还是半夜。
如果高烧不退,上火就更急了。
如果我发烧了怎么办? 如何退烧?
只需盖上它并出汗即可
快速使用散热贴
用酒精擦拭以快速冷却
这些方法可能很多家长都用过。 孩子发烧了,家长的紧张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并不是说我们做得越多越好。
相反,家长好心办坏事的例子时有发生,比如:
宝宝发烧,父母“捂汗”一天,脱水身亡
一个月大的念念感冒发烧,家人立即给他穿上厚衣服。
第二天,爷爷奶奶给孩子加了一些衣服,希望能“捂汗”,退烧。
晚上,宝宝开始呼吸微弱,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 次日念念因器官衰竭去世。
虽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家长们已经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 孩子发烧了,我们在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去看医生什么?
关于发烧
发烧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上限,是儿童中非常常见的症状。
正常儿童的腋窝体温为36℃至37℃(肛门表面测得的体温比口腔表面高0.3℃左右,口腔表面测得的体温比腋窝表面高0.4℃左右)。 如果腋窝表面超过37.4℃,即可考虑发烧。
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烧是身体针对入侵病原体的保护性反应,这是身体调动免疫系统对抗感染的过程。
所以,发烧不一定是坏事,因为低烧可以提高宝宝的抵抗力,削弱病菌,有助于克服炎症。
当然,适度的发烧是有益的,但“煮过头”的发烧就不好了,真的会让人变笨。
接下来以腋窝表面温度为例来划分发烧等级
发热程度分级(腋面)
(1)低热37.5~38.0℃;
(2)中热38.1~39.0℃;
(3)高热39.1-40.0℃;
(4)40℃以上的超高热。
你有没有踩过退烧的误区?
误区一:遮盖汗水
这个方法应该很多人都用过。 家里的老人经常采用用大被子捂汗的方法来治疗发烧,但这种方法确实有害!
孩子的汗腺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这样捂住汗水实际上并不会让孩子出汗。
对于儿童来说,被覆盖的体温越高,越容易出现“骤热综合症”。
这种疾病的症状包括面色苍白、高烧、反应迟钝、呼吸困难等,此外还容易引起抽搐。
误区二:用酒精擦身体
当孩子发烧时,很多家长首先想到、做的就是用酒精擦拭身体,快速降温!
不! 这是错误的做法!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证明,用酒精擦拭身体退烧不仅不科学,而且容易加重病情,引发酗酒等其他病症。
一岁到三岁的婴幼儿不建议用酒精擦身体,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皮肤娇嫩,毛细血管丰富,特别容易吸收酒精,所以不建议使用酒精。
如果孩子发烧、怕冷,就不适合用酒精。 因为酒精会刺激毛细血管严重收缩儿童发烧有那些退热方法,不利于散热。
误区三:发烧应立即服用退烧药
孩子一发烧,很多家长就焦躁不安、着急。
有的家长怕烧坏孩子的大脑,所以体温一高就立即服用退烧药。
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
退热药有一定的潜在副作用,如刺激胃粘膜、破坏食欲、损害肝肾等,有的可引起过敏反应和皮疹,所以慎用退热药。
但与持续高烧相比,退烧药的罕见并发症微不足道,药物还是应该用的。
误区四:坚持不吃退烧药
与孩子一发烧就想给孩子退烧药相反,一些坚持不给孩子退烧药的家长,总是担心退烧药的副作用,不敢给孩子服用。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世界上常用且最安全的退烧药物,因此可以在药店作为OTC非处方药购买。
只要严格按照宝宝的体重给予药物剂量求医网资讯,就不会有问题。
处理宝宝发烧的正确方法
发烧什么时候应该去医院?
对于1岁以下的儿童,出现以下情况建议直接去看医生:
2个月以下的儿童,直肠温度达到38度,或腋窝温度高于37度;
3至6个月大的儿童,直肠温度超过38.3度;
6个月以上儿童直肠温度超过39.4度应立即就医。
如果您的孩子比平时更加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您也应该去医院。
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如果能正常吃喝睡觉,精神状态比较好,可以考虑在家护理。
但如果高烧持续超过 24 小时,即使您的孩子没有其他症状,也最好去看医生。
家庭护理可以做的事情
舒适的环境
不要给孩子盖上厚重的毯子,让孩子的房间和整个家保持凉爽舒适。
加水
鼓励您的孩子补充更多液体。 发烧和出汗会导致身体失去水分。 母乳、水和口服电解质溶液都是不错的选择。
多休息
孩子发烧时,新陈代谢加快,消耗多,食少,身体虚弱,应卧床休息。
营养补充剂
注意多喝水,饮食上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粥、蛋奶冻等,最好清淡。
适当吃一些新鲜水果,如梨、西瓜、荸荠等。
忌油腻、辛辣、生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