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目前前列腺癌的治疗主要是手术,结合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以及新的内分泌治疗。 然而,对于更为棘手的类型——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如何提高生存率和预后呢? 传统内分泌治疗是整个药物治疗过程的基石。 当晚期恶性程度高、内分泌治疗效果不佳时,如何寻找新的出路? 新型内分泌治疗的蓬勃发展或将给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带来新的福音。
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初诊患者大多处于中晚期
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甚至超过膀胱癌,成为泌尿系统肿瘤发病率之首。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前列腺癌总体发病率为10.23/10万,死亡率为4.36/10万。
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林天新教授表示,“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增加也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普及有关。 (PSA)筛查。虽然早期发现率越来越高,但与欧美国家仍有差距。” 以美国为例,新诊断的前列腺癌患者中,早期临床局限性病例占76%,而我国仅占1/3,且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前列腺癌早期阶段。均首次确诊,这也是我国前列腺癌患者整体预后远差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
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五年生存率
“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与大多数恶性肿瘤类似,前列腺癌早期没有典型症状,因此早期发现依赖于筛查。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钟文龙医生建议,50岁以上男性,尤其是有癌症家族史的男性,应定期进行PSA筛查。 一旦出现尿道受压,出现尿道梗阻症状,或出现骨痛、骨盆痛等症状,应引起警惕,及早诊治。
“除了PSA筛查外,医生还可以通过体格检查、直肠指检或MRI发现前列腺癌。当然,最终诊断取决于病理活检。” 钟文龙说道。
新型内分泌疗法可提高晚期前列腺癌的生存获益
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依赖于雄激素。 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可以降低患者体内的雄激素,从而抑制和控制癌细胞的发展。 早期器官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往往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治愈,但一旦发生全身转移,则需要全身药物治疗。
“内分泌治疗是第一代雄激素清除方法,也是前列腺癌全药物治疗的基石,临床上可以控制肿瘤全身转移约一年半到两年,但“对于高度恶性的前列腺癌效果较差。”林天新教授介绍求医网,近年来,迎来了以恩杂鲁胺为代表的新型内分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去势抵抗患者前列腺癌的现阶段。 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已成为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护理标准。
据悉,今年美国AUA年会上公布了新的研究结果:新型内分泌治疗联合传统内分泌治疗的疗效远高于现有的单一药物治疗模式。 钟文龙补充道:“无论是前列腺癌术后复发的预防,还是晚期患者的初始治疗阶段和内分泌治疗耐药阶段,都需要传统内分泌治疗,加上以恩杂鲁胺为代表的新型内分泌治疗。各个阶段的患者都可以从生存中受益,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果出现激素抵抗怎么办? 或许还有“新花样”
过去五年来,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前列腺癌的治疗也是如此。 有些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激素抵抗而失去疗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团队发现,这部分患者应用内分泌治疗过程中,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也重塑了微环境中的成纤维细胞,使肿瘤不敏感到内分泌治疗。 “如果我们阻断这组成纤维细胞,我们就可以使内分泌治疗再次变得敏感。” 该研究成果今年发表在《Cell》子刊上,这是我国前列腺癌治疗的重大突破。
“未来,我相信新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加上现有的免疫治疗方法和靶向治疗方法,特别是PARP抑制剂的诞生,可以逐渐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钟文龙透露,“我们现在也准备做一些研究,通过CAR-T进行免疫治疗的方式未来也可能会产生很好的治疗效果,当然前提是在目前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治疗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