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大家好,我是千妈。
一位朋友在杭州医院做儿科医生,抱怨最近生长发育门诊几乎挤满了家长,每天加班累坏了。
我有说过这是因为季节吗? 孩子“跳起来”就靠弹簧了。
有朋友表示,季节只是一个小因素,主要是因为3月1日国家发布了最新版《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很多家长看旧版发现自家宝宝身高正常但当他们看新版本的时候,却发现快要跌破正常值了,心里有些慌了。
《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完整版末尾有提取方法~)
我去网上查了一下,这次修订距上次儿童生长标准制定已有10年了。 这10年,中国的孩子确实是越来越高了。
大家不是都在争论免费巴士票应该从“测身高”改为“看年龄”吗? 很多孩子才上幼儿园,身高就超过免票标准1.1米。
据《柳叶刀》2020年发表的研究显示,我国19岁女性平均身高为163.5cm,居东亚第一,19岁男性平均身高为175.7cm ,这也是一个可观的增长。
在此背景下,儿童生长标准的修订也很有必要。
只是一些狡猾的商人和媒体开始利用变革来兜售焦虑:
最新儿童身高标准出炉! 看看你的孩子是否落后了?
很多家长都坐不住了,稍微有点情绪低落就带孩子去生长诊所。
朋友说有点无奈,我也很感慨。 可以卷起来,就够了。
但别说别人,全世界的父母都是相似的。 几年前,我和钱爸爸也曾担心小鸡的身高,踩过坑。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经历还是蛮有意义的,今天就趁机分享一下,或许可以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今天分享经验:关于孩子身高的迷思
阅读收获:避坑+科学助长
#1
焦虑踩过的坑
千寻从出生起就在花溪做托儿工作。 托儿服务人员每次都会测量她的身高。 入园前,据测算,她的身高指数在同龄人中属于中等偏下。
但当时华西医生告诉我,只要孩子的生长曲线保持稳定,就不用太担心,所以尽管指数低,我也保持着比较佛系的态度。
后来,入园体检时,她带着宝宝去社区医院排队。 前后的女孩子个个都高了半个头。
正式入园后,我观察班上的孩子,发现千寻比大多数孩子矮了半个头。 虽然知道她还太小,但我还是有些着急。
于是在她三岁半的时候,她就带她去看了家附近一家三级医院的专科医生。
医生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开了骨龄测量、验血、激素检查等一堆检查。
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抽静脉血,我有点犹豫。 医院血液科下午三点停止抽血,当天只测了骨龄。
▲来源:网络
结果出来后,医生看了一眼数据,说骨龄已经4岁多了。
那严肃的表情把我吓得够呛,我没再注意他后来说的关于生长素的事,只记得我的头在嗡嗡作响。
那天晚上,我把手机拍的数据发给了我的儿科医生朋友。 朋友看到后告诉我这是正常的。 照片显示,他的年龄为3至3岁半。
唉,世界充满坑啊~
▲来源:网络
然后我就咨询了朋友,孩子多大需要测量骨龄。
有朋友说3岁以上都可以,但是骨龄测量不是根据年龄,而是根据需要。
比如,家长明显感觉自己的孩子个子不高,比同龄人矮,就可以进行测试。
同时,朋友还提到了一个真实的案例,我认为值得大家关注。
据说,一名十岁的女孩来医院检查身体。 朋友肉眼观察,她的双侧乳房发育几乎和成年人一样。 他建议父母测量一下骨龄。 测试发现她已经13岁了,马上就要关门了。
虽然当时女孩身高1.45米,但根据骨龄计算,她身后的空间只能增长5厘米左右,也就是说,她最终的身高可能只有150厘米。
拿到结果后,女孩妈妈眼圈都红了,她后悔没有早点关注孩子的发育情况。
朋友一问,也是喂食过多导致的性早熟。 (据说这种情况在接待中尤其常见)
女孩一家三代同住女宝宝生长曲线表,爷爷奶奶总是担心孙女长大不好。 每天的膳食都是按照高标准安排的。 女孩确实“长得不错”,但问题是,身高145厘米时,体重增长得更快。 当她身高145厘米时,她的体重是45公斤。 向上。
▲来源:网络
有朋友说,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认为孩子胖一点没关系。
殊不知,肥胖会促进性早熟,因为脂肪细胞会分泌一种芳香酶,在它的影响下,会促进雌激素的产生,从而导致性早熟。
如果孩子体重超过60斤,性腺可能就开始发育了。 最新指标是,女孩7.5岁之前出现第二性征或10岁之前出现月经来潮,男孩10岁之前出现性发育,即可诊断为儿童性早熟。
因此,儿科医生的建议是:
一定要科学喂养,让孩子保持适度的饥饿感。 当人体饥饿时,脑下垂体反而会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刺激骨骼生长。
同时,如果孩子体重超标,家长一定要做好骨龄监测。
#2
一个对孩子来说很棒
帮助运动
与一位医生朋友的电话缓解了我们的焦虑。
后来,我们除了在日常饮食中保证孩子必需的蛋白质、不要过量喂养外,还根据朋友的建议开始加强运动指导。
我家的运动项目还蛮多样的,有篮球、网球、跳绳……回想起来,跳绳可能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
因为有一个春天,正好是孩子之间的过渡期,所以我每天坚持带着千寻去小区练习跳绳。 那个季节,她的头猛地跳了好几厘米。
当然,也可能不全是因为跳绳,或许也是因为女孩刚刚长大。
但跳绳确实是国际公认的“长距离运动”。
美国的儿科医生普遍认为,孩子的身高大部分是由基因决定的,还有一部分取决于后天。 最重要的是营养和运动。
其中以伸展身体、弹跳的“纵向运动”效果最好,而跳绳是跳跃运动中唯一的纯垂直运动!
跳绳本身也是学校体检的必过项目。 所以,强烈建议大家带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每天花十到二十分钟跳一跳,这对身体有好处。
▲来源:网络
【PS:关于如何选择跳绳、如何教孩子跳绳、如何利用世界跳绳冠军张少华的两种方法来提速,我都放在这篇文章《唯一能成长的运动》中)身高和智商兼具”! 中考制度改革以后,我觉得应该早点抓住”】
#3
特别好的运动视频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孩子长高的运动视频:
《》是专门为孩子们制作的健身视频课程。 在国外尤其受欢迎。 据说对生长和身高有显着影响。 它被称为儿童版的Keep。
当孩子不方便在户外运动时,我们可以利用这组视频在室内玩耍、活动! 不需要任何设备,非常方便。
除了运动长高的“刚需”之外,我认为它如此受家长欢迎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
一是虽然它是为儿童设计的,但它并不是针对幼儿的弹跳。 有很多动作大人可以和孩子一起练习,很有亲子氛围! (对了,动动自己,减肥就对了^v^)
二是每一集都是一个主题训练,科学地帮助孩子训练体能,很有针对性,需要练哪里就练哪里,秒杀市面上很多体能课程!
例如,专门的增高练习:
全身运动唤醒身体器官:
可操作性很强,宝宝一定会喜欢的好玩的运动:
站立练习以保持良好姿势:
还有一个专门为小胖墩定制的减肥运动,可以减肚子:
除了专项练习外,还有7天挑战和3天训练营供孩子选择,锻炼耐力和毅力:
三是每集时长10-30分钟。 看似运动量不小,但由于科学的设计,孩子在练习中不会受到压力或受伤。
例如,每组练习之间会有休息时间。 等待孩子平静呼吸后再进行下一组:
一组练习结束后,会有伸展时间,帮助伸展肌肉,避免受伤。 运动上很科学~
参考人物的动作也非常真实,我会贴出动图给大家体验一下~
视频中两个孩子的动作虽然相同,但频率和幅度不同,现实中的动作也是如此:
【PS:视频资源末尾有提取方法】
现在千寻的身高已经维持在中等以上了,我和谦爸爸也逐渐变得平静了。
我渐渐意识到,父母的焦虑似乎贯穿了育儿的整个过程。 小时候,我们担心孩子的生长发育,睡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 当我们长大后,我们开始关心她的兴趣发展和学习成绩。
但每次回首往事,我总会发现当时的很多担心其实都是多余的。
人啊,就是这么奇怪求医网信息,我从自己的经历中知道,曾经被我视为泰山的东西大多都只是过眼云烟,但我还是抵挡不住为人父母的心魔,不断地有莫名的想法在我的孩子们身上。 忘记成长存在差异,也不应该被临时数据所迷惑,扰乱平静。 :)
最新的《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和免费版视频课程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 你只要评论回复,助理看到就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