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是发育早期正常语言习得的障碍,表现为发音、语言理解或语言表达发育的延迟和异常。 这种异常影响学习、职业和社会功能。 这些情况并不是由于神经或言语机制异常、感觉缺陷、智力低下或环境因素造成的。 发育障碍发生在儿童发育早期,并不直接归因于神经或言语机制异常、感觉缺陷、智力迟钝、广泛性发育障碍或环境因素。 虽然孩子在一些非常熟悉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地沟通或理解,但无论是哪种情况,语言能力都会受到损害。
1.言语发育障碍
(1)表达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特定的语言发育障碍。 儿童的口语表达应用能力明显低于其心智年龄的预期水平,但言语理解能力在正常范围内。 学龄儿童发病率约为3%~10%,男孩是女孩的2~3倍。 有发育性言语不清或其他发育障碍家族史的人发病率较高。 这种疾病可能与脑损伤、大脑发育中的一些问题或遗传因素有关求医网报道,但到目前为止,这两者的证据都很少。 临床表现如下:
① 2岁时不会说一个单词,3岁时不会说2个单词或短语。
②3岁以后词汇量扩展有限,重复、过多使用少量常用词,难以选择合适的词和词替换,言语短小,句子结构不成熟,语法错误,误用或不会使用介词、代词、动词还有名词、句子不流畅等。
③口语缺陷常伴有词音形成延迟或异常。
④表达性语言发育迟缓超出了儿童心理年龄的正常变异范围,而接受性语言能力仍在正常范围内。 非语言表达(例如面部表情、手势)和内部言语的使用相对完整,并且在不说话时社交能力相对未受到损害。
⑤儿童常伴有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与同龄人关系不佳,尤其是在学龄期。
⑥少数儿童伴有轻度耳聋,但严重程度不足以引起言语迟缓。
⑦可能有表达性语言障碍家族史。
(2)接受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特定的语言发展障碍。 孩子们对言语的理解低于他们心理年龄的预期水平。 几乎所有儿童的语言表达都存在明显障碍,言语发育异常也很常见。 学龄儿童发病率约为3%~10%,男孩是女孩的2~3倍。 该病病因不明,早年认为与感觉功能障碍、脑损伤和遗传因素有关,但尚无明确的理论或证据支持。 还有一些研究可能是在听力辨别能力受损的基础上进行的,大多数儿童对环境中的声音的反应比对对话声音的反应更好。 临床表现如下:
① 1岁时对熟悉的名字没有反应,1.5岁时无法识别几个常见物体,或2岁时无法遵循简单的日常指示。
②语言理解障碍,2岁后无法理解语法结构,无法理解他人语调、手势的含义,其严重程度超过同龄儿童的正常变异范围,并伴有语言表达能力和发音异常。
③大多数儿童对真实声音有部分听力丧失发育迟滞有哪些表现,缺乏辨别声音方向和来源的能力,但耳聋程度还不足以造成目前程度的语言障碍。
④此类儿童常伴有社交情绪行为障碍,如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社交互动不良、焦虑、敏感或过度害羞等。
⑤社会发展滞后,利益明显受限。
⑥ 预后比表达性语言障碍更差。 听力障碍者和难以进行综合感觉分析的重症患者预后较差。
(3)获得性失语伴癫痫(-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理解性失语。 是指病前语言功能发育正常,但病后接受性和表达性语言功能丧失,故此综合征又称“获得性失语伴癫痫”。 初次言语丧失后 2 年内出现阵发性脑电图异常或癫痫发作,累及一侧或两侧颞叶,但不累及言语智力和听力。 这种疾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但临床特征提示可能是脑炎引起的。 其特点是:
①典型病例发病年龄为3~7岁,但发病也可提前或推迟。
②发病往往突然,病前言语功能发育正常,失语症状的出现和进展迅速,语言能力大多在数天或数周内丧失。 一般不超过6个月。
③抽搐和语言丧失的时间顺序差异很大,两者间隔时间可以从几个月到两年不等。
④最显着的特点是接受性语言严重受损,听觉理解困难往往是首发症状。
⑤ 有的孩子变得沉默,有的只能发出听不懂的声音,有的则言语流利程度较轻,表达不清,伴有发声困难。
⑥ 行为和情绪障碍在最初丧失语言后的几个月内很常见,但当孩子可以重新使用某种形式的交流时,这种情况往往会得到改善。
⑦本病病因不明,可能是脑炎的一种。 主要是对症治疗。 大约 2/3 的儿童留下了不同程度严重的接受性语言缺陷,大约 1/3 完全康复。
2.言语发育障碍
(1)特定言语清晰度障碍:是一种特定的言语发育障碍。 孩子们的语言使用能力低于其心智年龄的预期水平,但言语能力正常。 特定言语障碍在言语障碍儿童中占很大比例,但病因尚不清楚。
获得声音的年龄以及获得不同声音的顺序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正常发育的儿童在 4 岁时通常会出现发音错误,到 6 岁时就可以学习大多数声音。尽管在发音某些复合声音时可能存在困难,但这不应妨碍沟通。 到了11-12岁,几乎所有的发音都应该掌握了。
发音学习出现延迟和偏差的孩子经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①说话时发音错误,让人听不懂,“像外国人一样说话”。
②声音被省略、扭曲或替换,给人讲话速度过快、仓促的印象。
③同一语音发音不一致,即有的词发音正确,有的地方发音不正确。
(2)言语流畅性障碍(口吃):是以言语节奏异常为表现的言语障碍。 口吃有两种常见类型:痉挛性口吃和强直性口吃。 前者是发音器官肌肉痉挛,第一个单词的音节出现多次,后者是发音器官肌肉僵硬,导致在某个单词上发音困难或停顿。 口吃的临床表现有以下8个特点。
① 开始说话时有紧张和挣扎。
②开头词有音延伸。
③单词经常重复,言语中充满“α,en”和单词的第一个音节。
④插入另一个声音。
⑤ 口腔和上颚周围晃动。
⑥ 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增大、延长。
⑦ 讲话时避免使用特殊词语和增加停顿次数。
⑧孩子预计某些单词发音有困难,因此脸上露出恐惧的表情。
1.言语发育障碍
(1)表达性语言障碍诊断标准:按照CCMD-3诊断标准。
①言语表达能力明显低于实际年龄应有的水平。
②语言理解能力正常。
③标准化测试总智商正常(儿童操作智商和韦氏智力测试总智商均≥70)。
④ 不是由于听力障碍、口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智力低下或广泛性发育障碍所致。
(2)接受性语言障碍诊断标准:按照CCMD-3诊断标准。
① 言语理解能力低于实际年龄应有的水平。
②语言表达能力和发音异常。
③非语言智力测试智商处于正常水平(儿童韦氏智力测试操作智商≥70)。
④ 不是由于听力障碍、口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智力低下或广泛性发育障碍所致。
(3)获得性失语(-综合征)伴癫痫的诊断标准:按CCMD-3诊断标准。
①病前语言功能发育正常,初次言语丧失前后2年内出现阵发性脑电图异常或累及一侧或双侧颞叶的癫痫发作。
②非语言智力和听力正常。
③严重表达或感觉语言能力缺陷的病程总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④ 不是由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或广泛性发育障碍所致。
2.言语发育障碍
(1)特定言语障碍的诊断标准:基于CCMD-3诊断标准。
① 发音困难,说话时发音错误,导致别人难以理解。 儿童言语遗漏、扭曲或代入的严重程度已超出同龄儿童的变异范围。
②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正常(韦氏儿童智力测试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均≥70)。
③ 不是由于听力障碍、口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智力低下或广泛性发育障碍所致。
(2)言语流畅性障碍(口吃)诊断标准:按照CCMD-3诊断标准。
①发音、音节、词语经常重复、拖长、频繁停顿,以致讲话不流畅,但不妨碍讲话内容。
② 症状已存在至少3个月。
③非因神经系统疾病、抽动障碍及精神病性言语障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