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虽然身高是父母赋予的,但遗传因素占了大部分。 但即使是99%的遗传,仍然有1%的机会努力奋斗。
很多家长对宝宝身高存在以下误区:
有的家长觉得求医网报道,父母的身高决定了孩子的身高,你努力不努力也于事无补;
有人认为多吃多补总能吸收帮助长高,最后补上一个小脂肪堆
有人说青春期是长高的黄金时期,现在还早。
其实长高宜早不宜迟,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得操心了。 因为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宝宝会迎来第一个身高突然增长的时期,这也是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今年,平均体长将增加25厘米。
01
阅读身高发育表
首先,我们要区分宝宝是真的矮还是“我”认为他矮。
短不短是有一个参考标准的。
对照这份《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考标准》三岁的小孩矮怎么长高,看看你的孩子身高是否达标。
7岁以下男孩身高标准值(厘米)
7岁以下女童身高标准值(厘米)
怎么看数据?
首先我们要找到孩子的年龄段,然后横向看孩子的身高在哪个范围。
“年龄/月份”后面的SD是标准差,只要孩子的身高在-2SD到+2SD之间,都是正常的。
如果身高小于-2SD,则孩子矮; 如果身高大于+2SD,则该孩子比大多数同龄人高。 正常身高范围是在-2SD和+2SD之间,如果你的宝宝在这个身高范围内,那么他是正常的。
02
绘制生长曲线
我们在准确测量身高的时候,应该通过生长曲线图来观察身高的变化。
我国目前使用的生长曲线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生长标准曲线。 可以看到图中有五条线,从上到下分别是97%、85%、50%、15%、3%。
男生身长/身高曲线图
女孩身长/身高曲线图
当使用百分位数表示儿童身高水平时,从第 3 个百分位数到第 97 个百分位数的范围被列为正常。
如果一个人低于第 3 个百分位数,则被认为是矮的;如果高于第 97 个百分位数,则被认为太高。 如果太高或太低,就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来判断孩子的生长是否属于正常变异,或者确实出了什么问题。
由于生长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因此有时定期测量身高来了解其生长速度比绝对身高更重要,也更容易发现问题。 如果生长曲线逐渐偏离原来的趋势,逐渐变平,就需要找医生找出原因。
确定了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干预。 为此,专为0-3岁儿童量身定制的身高管理必修课终于上线。
扫描图中二维码
了解课程内容↓↓↓
希望中国家长能够树立正确的身高管理理念,让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长,不留遗憾:
“把身高管理从医院带到家庭,希望这个课程能够帮助更多的中国家庭管理孩子的生长发育,让每个中国孩子长得比遗传身高长10厘米。”
长按识别二维码抢占名额
目前售价79元
课程由四大模块组成,让您从0到1构建科学系统的身高管理体系:
模块一:教您识别市场上的“增高误区”,学会预测孩子未来的身高;
模块二:精心传授“科学长高五法”,从饮食、运动、睡眠、心理、医学入手,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让孩子突破原有身高,长高更多超过10厘米;
模块三:教您加强和提高孩子体质,增强免疫力,防止孩子生病影响发育;
模块四:权威医生解答家长最常问到的“长高十大问题”;
购买后,您可以反复收听。
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讲述那些晦涩难懂的长高知识,连爷爷奶奶都能听懂!
学完就可以使用,也可以成为家长中的科学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