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性早熟的发病率正在增加! 专家:如果在这个年龄之前出现症状,就应该提高警惕。 父母个子高,孩子就一定个子高,这是一个误区。 在“关爱童年,惠及成长”儿童性早熟疾病科普媒体分享会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斌教授指出,近年来,性早熟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最近几年。 在中国,性早熟发生在女孩8岁之前,男孩9岁之前。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性早熟的症状,应该及时去医院,通过一系列检查来确定是否是性早熟求医网,包括性激素水平、骨龄、超声检查等。
性早熟有哪些症状? 李斌提醒,
男孩未满9岁出现睾丸、女孩未满8岁出现乳房、或未满10岁初潮,应去小儿内分泌科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评估是否需要干预。
女孩性早熟的症状首先随着乳房发育而出现,然后是初潮,最后是身高快速增长期的结束。 男孩睾丸肿大是男孩青春期最早的标志,随后就会出现睾丸肿大,随后出现腋毛、胡须、喉结、变声、遗精等青春期症状。 一般来说,当男孩处于身高巅峰时,就意味着发育已经到了中期。
判断性早熟的科学方法,首先通过骨龄来判断是否是真性早熟,如果骨龄提前,就是真性性早熟。 二是B超检查,观察女孩的子宫和卵巢,男孩的睾丸,这也是判断真性性早熟的依据。 三是GnRH刺激试验,这是判断真性性早熟的金标准,可以鉴别中枢性和外周性性早熟对垂体Gn储备的反应。
性早熟最大的危害是对身高的影响,其次是心理问题。 “父母高,孩子就一定高吗?” 李斌每年都会遇到这样的病人。 家长认为自己长高了,孩子以后就会长高儿童性发育早熟,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孩子的身高70%是由遗传身高决定的,但不是100%。
李妃曾经在门诊里认识了一个年近12岁的男孩。 当她来到门诊时,发现男孩的喉结已经出来了,声音也变了,还留着胡子。 家长们满脸疑惑,“我感觉孩子今年长得不太大,爷爷说还好,孩子以后还会长的,十七十八岁就会长高了。等等” ”。 他测量了孩子的身高,发现孩子还没有长大,就背着爷爷带孩子去看医生。 他的父母都很高。 根据家族遗传身高,男孩可以长到1.76米。 然而,经过骨龄测试,发现孩子的骨头已经闭合,身高只有1.64米。
性早熟治疗的目的是抑制孩子的性发育,然后减少激素,让孩子的骨龄不会增长那么快,提前接近。 同时,性早熟的治疗必须是可逆的,药物治疗后无法阻止其发展。
李斌介绍,治疗中枢性性早熟最有效的药物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此类药物模拟下丘脑天然GnRH,对约90%的患者有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反应。 目前,服药后妇女月经的恢复和以后怀孕生育没有太大影响。
如何预防儿童性早熟? 儿童性早熟与多种综合因素有关。 如遗传、营养摄入、阳光照射、长期环境雌激素刺激等。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少吃油炸食品。 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也可能导致性早熟; 不要给孩子吃蚕蛹、牛初乳等“辅食”。
此外,父母使用的化妆品和洗涤剂也可能含有激素。 例如,有些产品含有维生素E,也称为生育酚,会对儿童的身体产生影响。
最重要的是及早发现。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性早熟症状,应尽快到医院诊断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