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1、源自日本,国内按摩器具市场空间大
现代按摩器具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21世纪后全球按摩器具产业链转移到中国。 全球按摩器具市场规模正在稳步增长,按摩器具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大多数产品的特点是便携、易于操作、精确。 中国是全球按摩保健品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据智研咨询预测,2015-2020年我国智能按摩器具市场规模将从96亿元增长至150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较上年增长7.91%,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全球按摩器具市场规模将超过184亿美元,2026年将达到236亿美元。
从产量来看,中国已经是世界按摩器具的主要制造国。 2000年以来,全球按摩器具产业链开始向中国转移。 中国已成为全球按摩器具研发制造中心,部分企业产品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从出口来看,我国大陆按摩器具出口到全球191个国家和地区。 按摩器具已成为我国医疗器械器械行业出口额最大的细分产品。 2020年,按摩器具主要出口美国、韩国和日本,占比分别为30.18%、11.83%和7.29%。 截至2021年11月,2021年我国按摩器累计出口额为58.2亿美元,同比+51.2%。
2、小型按摩器具普及率低,潜力空间广阔
小型按摩器渗透率低,上升空间宽。 大型按摩器具主要指多功能按摩椅,小型按摩器具主要指局部眼部、颈部、头部、头皮、肩部、手部、背部、腰部、足部按摩器等。小型按摩器有特点是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可以选择多种档位艾力沛健康养生按摩器,但并不能完全替代手动按摩。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产品功能精细化等趋势的发展,加上政策的支持,小型按摩器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淘数据2021年1月至10月线上销售统计,颈眼按摩器占市场小型按摩器销量的49%,表明眼颈按摩器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 国产大型多功能按摩椅和小型按摩机分别占比46%和54%。 按此比例计算,预计2020年中国小型按摩器市场规模将接近80亿元。目前,中国小型按摩器市场仍处于培育期,渗透率仅为1.5%。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日本和韩国按摩器的渗透率将分别达到20%和12%。参考其他同样有按摩传统的亚洲国家,预计按摩器的渗透率将达到20%和12%。 2025年中国市场的增长率将继续提高,达到4.72%%。
图:2021年1-10月线上小型按摩器市场销量占比,%
3、收入持续增长,银发经济崛起,年轻人消费观念正在改变
居民收入的增长是刺激按摩器消费的动力。 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带动了人们消费意识的转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保健越来越重视,愿意为高品质、高价格的健康相关产品和服务付费。 按摩器具的需求持续上升。 此外,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等因素促进银发经济、健康经济发展,加速按摩器具市场规模扩大。 从可支配收入来看,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46元,同比名义增长9.5%,16-20年复合增长率将为6.86%。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981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医疗支出约占8.4%求医网资讯,人均消费支出1855元,同比增长同比增长17.0%。
随着银发经济的崛起,“Z世代”也成为按摩器产品的消费主力军。 从老龄化程度看,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为2.64亿,占总人口的18.7%。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老龄化的深入催生了专门服务老年人的行业。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血液循环不畅。 按摩可以加速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帮助老年人缓解身体疼痛,预防疾病。 由于当今社会压力大、工作生活节奏快,青少年亚健康人群比例较高。 据益普索调查显示,年轻人最常选择的三种外在养生方法是泡脚、按摩和艾灸。 年轻人把希望寄托在各种保健品上,不断增加消费,以保障自己的健康。 长时间伏案工作,每天接触大量电子设备,对年轻人的眼睛和颈椎造成很大压力。 年轻人放松休息的时间往往是碎片化的,因此能够节省时间、缓解身体不适的便携式按摩器具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另一方面,“Z世代”是注重个人生活质量的一代人。 随着新一代年轻人步入社会,他们更愿意花钱来照顾自己的身体,改善自己的生活。
图:2020年年轻人最常选择的3大外在养生方式,%
4、按摩器具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细分品类领先优势明显
由于产品特性和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差异,小型按摩器等家用电器行业很难集中。 原因:一方面,由于行业正处于快速导入期,现有企业竞争激烈。 先发企业有望通过创新产品和口碑积累,将长期的产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 为了提高市场份额,同行业企业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和宣传投入,寻找细分市场,试图通过技术突破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另一方面,按摩器行业的进入门槛并不高,中小企业不断涌入市场。 目前,小型按摩器行业还没有完整的行业规范,无法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和产品侵权。 许多中小企业通过模仿行业龙头企业的产品、压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很容易导致行业恶性竞争。 另外,按摩器的使用感受因人而异,个体产品需求也存在明显差异。 据北青招股书显示,目前我国按摩器具行业共有各类生产企业3000多家,而预计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大型生产企业仅有10-20家。 降低。 数据显示,我国按摩器行业大致可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以奥嘉华、荣泰健康、北清、SKG为代表。 从市场份额来看,2020年中国按摩器行业排名前三位的品牌为荣泰健康、奥嘉华和北清,占比分别为5.9%、5.3%和5.0%,三者份额相近。
长尾产品有很多。 专注于小型按摩器市场,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从2021年1月至9月线上销售额来看,SKG凭借产品优势和营销能力,销售额占比排名第一,紧随其后。 但三大龙头企业仅占小型按摩器市场线上品牌销售额的56.4%,即近50%的销售额来自行业内其他企业,长尾效应明显。
成立较早。 作为眼部和头部按摩器的先驱,公司在小型按摩器行业具有领先优势。 公司着眼于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中医理论的有机结合,建立完整的产品体系,改善不断扩大的亚健康人群等用户群体的健康状况。 淘宝数据显示,2021年该公司线上眼部、头部按摩器市场份额分别为21.5%、54.1%,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任何投资建议,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