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孩子一生病,家长着急上火怎么办?

编辑:求医网      来源:求医网      亲子成长   育儿   高烧惊厥   早期教育

2023-08-06 11:10:19 

求医网信息

编者注

孩子生病时,父母生气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很多人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父母的不良情绪、家庭成员的相互指责、争吵、不合作,可能会让孩子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 这种状态不利于孩子疾病的康复。 反之,很容易成为孩子病情加重的助推器,甚至成为孩子多病的根源。 专家建议,一旦成为父母,不仅要学习很多新的育儿知识,了解一些相关的疾病知识和预防方法等,还要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努力让自己更加成熟,遇到事情要冷静不慌张,然后面对孩子。 病情会逐渐平静下来。

■ 陈英 北京新世纪妇女儿童医院儿科主任

当孩子生病时,父母们难免焦急万分,有的干脆把整个家庭搞得一团糟,互相指责。 但从我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孩子生病时,父母的情绪、家人之间的争吵,可能会让孩子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也就是说,父母的不良情绪不但没能帮助孩子更快好起来,反而成为了孩子病情加重的助推器。

3岁儿童总是生病_孩子生病是父母的因果吗_生病的孩子是来讨债的吗

不仅如此,有时候,父母关系不好,发生争执,互相诽谤,甚至是孩子生病的根源。

焦虑的父母可能会加剧孩子的疾病

记得有一次在急诊室,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冲进诊室说:医生,孩子有热惊厥病史,现在高烧不退。 上次发烧20个小时就抽搐了,现在发烧第18个小时。 我应该怎么办? 说话间,他看了看手表,确认了时间。

当时孩子体温38.8,精神状态良好。 他已经5岁了(五六岁以后热惊厥的发生率会大大降低),但他的双手却在剧烈颤抖。 我摸了摸孩子的手,不冷。 看上去并不像是在发抖。 我想可能是因为过度紧张(母亲一直焦急地说着抽搐)。 于是我握着孩子的手说:孩子,别害怕,妈妈说的事情不会发生,放松点。

顿时,孩子的手不再颤抖,体温也不再升高,脸色也渐渐好起来。 孩子来之前已经吃了退烧药。 医生要做的只是在进行必要的检查后让孩子多喝水。 果然,过了一会儿孩子的体温就降下来了。

询问母亲孩子最后一次抽搐是什么时候。 妈妈说那是两年前的事了,因为太害怕了,所以每次孩子发烧的时候她都会很担心。 我对这位妈妈说:“看你紧张的样子,只会让孩子更加紧张。这种紧张,会让孩子体温上升得更快,反而可能引发高热惊厥的发生。所以,当孩子生病时,妈妈首先要尽量平静下来,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恢复得更快。”

妈妈听了我的话。 但我知道,这种改变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 作为父母,您需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不仅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疾病,比如热惊厥的特点、预防方法等,还需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你就会逐渐变得平静。

父母在孩子面前争吵会使孩子的病情恶化或迁延不愈

孩子生病是父母的因果吗_3岁儿童总是生病_生病的孩子是来讨债的吗

在门诊,父母、祖父母经常在医生面前吵架。 有的争吵贯穿整个就诊过程,有的甚至每次看病都争吵不休。 而这种家庭的孩子要么总是生病,要么总是反复生病,要么孩子生病了恢复得慢。

其实,当孩子生病的时候,大人都是焦虑、心疼的,但焦虑的方式一定不能是互相指责对方没有照顾好孩子。 孩子已经病了,无论父母有多不满、有多累、有多忙,请不要在孩子面前发脾气、争吵。 这个时候,你们的对手不是彼此,我们先把它放在一边3岁儿童总是生病,我们必须一起应对疾病。

孩子生病是非常难受的,要调动全身来对抗疾病。 父母在孩子面前争吵,会让孩子紧张、敏感、哭泣。 这种情绪状态会影响孩子抵抗疾病的能力,最终导致疾病恢复缓慢,或者持续复发。

父母意见不合、意见不合可能是孩子患病的根源

3岁儿童总是生病_生病的孩子是来讨债的吗_孩子生病是父母的因果吗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6岁多的孩子。 过去一年里,孩子屡次生病。 据说五六岁的孩子,随着免疫力逐渐增强,生病的情况应该越来越少,而且孩子没有其他伴随疾病或诱发疾病的因素。 如此频繁地生病是不合理的。

后来回避了孩子询问父母情况,得知今年两个人关系不好,而且生活在两个地方,生活观念也大不相同。 而且,一个人信中医,一个人信西医。 双方都觉得很难理解对方的想法。

孩子努力适应这种氛围,但性格内向、孤僻,情绪低落、睡眠不好、焦虑、自责。 这样的生活环境可能就是孩子反复生病的原因。

生活中求医网,父母意见不合、互相争斗甚至互相诽谤的情况并不少见。 比如,妈妈说孩子不能玩太累,爸爸却说孩子太娇弱,需要锻炼; 一个人很保护,另一个人则带着孩子去练习。

孩子生病是父母的因果吗_3岁儿童总是生病_生病的孩子是来讨债的吗

有的家长让孩子穿得少一些,而老一辈的人却给孩子穿得像粽子,孩子在更衣室里不停地换衣服,然后就生病了。

奶奶照顾孩子一周了,每天生活规律,身体健康。 周末,家长们带着孩子吃吃喝喝,玩得很开心。 他们疯狂了两天,并在周日晚上病倒了。

对于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容易生病的孩子来说,临床治疗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孩子的父母和家人需要协调好彼此的关系。 毕竟,孩子不是实验品,也不是出气筒,更不是大人争夺的对象。 只有协调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孩子爱病的心理。

为人父母不仅需要学习很多新知识,还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遇事冷静不慌乱。 其实,随着孩子的成长来完成自己的成长,确实不容易,但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付出的努力还是值得的。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