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求医网

南怀瑾老师:人生在一个“人生漫谈”的专栏

编辑:求医网      来源:求医网      哲学   糊涂   众生   被动   人生

2023-08-07 09:07:56 

求医网信息

生活

在《生活畅谈》栏目中,先谈生活似乎很自然,也无可厚非。

而且我想,对于我来说,这个题目并不难写。 我已经到了旺旺九年,人生已经滚过了八十多个春秋。 面对生活日复一日,面对生活一刻又一刻,让我这样一个老练的老人来谈人生,有什么困难呢? 这不容易吗?

然而,再想一想,一个问题立刻就出现了:生命是什么? 我不知道。

我不仅不清楚,而且我想众生中也没有人真正知道。 古今中外有很多哲学家谈论人生。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价值是什么? 图案繁多,扑朔迷离,眼花缭乱; 但他们说什么了? 恐怕连他们自己也越来越迷茫了。 自己默默无闻,怎么能让别人脱颖而出!

哲学家的哲学太高了。 但是,恕我无礼,他们的哲学与我们凡人无关,就让这些哲学与他们的“家”一起,坐在神圣的殿堂里,独自展现它们的辉煌吧! 我这样的凡人,吃饱就好了……小时候,我有时也会思考人生的问题。 在我看来,我们“人类”的“生命”绝对是被动的。 没有人可以先制定生育计划,然后重生,让计划一步步实现。 只有一个例外,他就是释迦牟尼佛。 他住在天上,突然想投生人间,拯救众生。 先考虑自己出生的国家,再考虑自己出生的父母。深思熟虑后,他平静地下来了。 但他是佛,不是我们这一代凡人。

季羡林谈人生原文_季羡林谈养生_养生谈季羡林讲的什么

我们这一代凡人的诞生季羡林谈养生,无一例外都是被动的,没有一点主动性可言。 我们以无明的方式出生,以无明的方式长大,有时也以无明的方式死去,当然我们也会像我一样以无明的方式活到老。

生的反面是死。 对于死亡,我们基本上也是被动的。 我们的主动性就那么一点点,那就是自杀。 不过,这一举措不能随便使用。 除非绝对必要,否则切勿使用它。

我上面讲了那么多被动和糊涂,我个人真的很欣赏和赞扬这套吗? 不,不,我永远不会欣赏或赞美它。 我只是说一点实话。

相反,我认为当我们处于被动和困惑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有所作为。 我敦促人们在吃完燕窝、鱼翅后,或者吃完麸皮吞蔬菜后,或者唱完卡拉OK或打完高尔夫球后,问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 活着就是为了享受吗? 是为了耐饿还是耐寒? 提出这些简单的问题会让你头脑清醒,减少困惑。 如果你不相信我,请尝试一下。

1996 年 11 月 9 日

我们来谈谈生活

季羡林谈养生_养生谈季羡林讲的什么_季羡林谈人生原文

我们来谈谈生活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变幻莫测的万花筒,千言万语也说不完。 那么我们再谈谈吧。

这次我想重点谈谈人性的问题。

大家知道,在中国哲学史上,一直存在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人性是善还是恶? 这两种说法都源于儒家思想。 孟子性善,荀子性恶。 争论了几千年求医网信息,但没有人从争论中走出来。

记得鲁迅先生说过:“人的本性,第一是生存,第二是温饱,第三是发展”。 性和性。” 食物是为了解决生存和温饱问题,性是为了解决发展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家族传承。

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人类的本性,也是所有动植物的本性。 试着去看看广阔的世界。 动物和植物的种类有很多。 哪种动物或植物不具有上述三种本能? 不说动物,就拿离人类较远的植物来说吧。 不出来。 但他们求生存、求发展的愿望却充分体现出来。 为什么结甜果子的植物,比如桃子和李子,会结出甜果子? 原因是人和其他能活动的动物吃了甜甜的果实,把果核带到远近的其他地方,然后落在地上,长进土壤里。 发芽、开花、结果、实现发展,即是传宗接代的目的。

再观察一下,石头的缝隙里长着一株小草或者其他植物,甚至压在石头下面,缺水缺光,但它们却以令人震惊和瞠目结舌的毅力冲破了身上的重压。 它成长的道路曲折,忍辱负重,由弱变强,由一棵瘦弱的幼苗变成一棵大树,然后作为一个独立的躯体,继续顽强地实现三性。 “下去开路”大概就是“沉默”的结果。

你也可以观察到,如果放纵世界上任何一种动物或植物,让其发挥自己的天性,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任何一种动物或植物也都可以生长,充满我们生活的这个小星球。 地球。 已经灭绝或现在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属于另一个类别,并且由于其他原因,我稍后会再讨论。

那么,为什么没有任何一种动物或植物——包括人类、创造之灵——能够充满地球呢?

在此,我想引用老子的话:“天下无仁,万物皆贱狗”。 这是造化之子,谁也不知道,他有吗? 他长什么样? 我不信任何神,任何神,什么梵天,宇宙中没有他们存在的地方。

不过,暗处似乎应该有这样的东西。 他或它巧妙地算计,阻止动植物的自然光合作用成功。

1996 年 11 月 12 日

季羡林谈人生原文_养生谈季羡林讲的什么_季羡林谈养生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当我还是一个年轻的大学生时,报纸上有一阵风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撰写了一些文章并发表了讨论。 我看了一些文章,但我自己没有参与其中。 原因是有些文章没有道理,看不懂。 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种讨论本身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 最好做一些事情。

时间流逝,转眼间我已经到了旺旺九年,生活远远超出了我的预算。 有人认为长寿是福气,但我不这么认为。 人活了太久了,已经能看透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众生了。 相反,他们鼓励少,叹息多。 最好早点离开这个充满是非的世界,并保持耳朵清洁。

那么,对于长寿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并不真地。 这对于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会有一定的好处。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生命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 他们也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的哲学问题。 运气好的时候,手里满是钞票,白天在美食广场吃两顿饭,晚上去卡拉OK,耍点小手段,玩点小聪明,甚至嚣张跋扈,昏昏沉沉,稀里糊涂,直到进了瓮里,我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活。

季羡林谈养生_季羡林谈人生原文_养生谈季羡林讲的什么

其中,不幸的人一贫如洗,终日为温饱而奔波,愁眉苦脸,长叹不已。 即便生活还过得去,不愁吃穿,能够丰衣足食,但他依然终日忙碌,被困在名利的缰绳里,被懈怠所束缚。 也是昏昏沉沉的,糊里糊涂的,不知道自己这一生为何而活。

对于这样的凡人来说,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何而来?

我自己属于众生行列,难免有糊涂,并不比谁高出一丁点。 如果你想强行有所不同,那就是:我,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人,对生活有一些想法,思考过一点,并认为这些想法有一定的道理。

我有什么想法? 让我们更进一步。 当今世界,战乱肆虐,物欲横流,“黄钟毁,釜雷轰”,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时代。 然而,我对人类的未来始终持乐观态度。 我相信,无论经历多少艰辛和曲折,无论需要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来越好,人类和谐的境界永远不会只是一个空洞的理想。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 就像接力赛一样,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部分要跑。 再比如一条链条,它是由很多环节组成的,而每个环节本身就是一个小东西; 但如果没有这个小东西,链条就无法形成。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如果说生命有意义、有价值,它的意义和价值就在这里。

然而这个道理只有人类社会少数有识之士才能明白。 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就是指这样的人。 对于那些肚子里塞满了肯德基、麦当劳、披萨,到头来却是稀里糊涂的人来说,就像夏虫不足以与余冰说话一样,这些道理是无法讨论的。 他们不了解自己对人类发展的责任。

说到这里,我想简单总结一下上面的意思:如果生命真的有意义和有价值,它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责任感和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1995年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