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总结】
感冒是一种以头痛、鼻塞、流涕、恶风寒、发热为特征的外感病。 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最为明显。 根据致病因素的性质和临床表现,可分为风寒和风热两大类。 一般病情较轻者称为“感冒”,在一段时间内引起广泛流行者为普通感冒,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等疾病。
【病因病机】
这种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机体抗病能力减弱所致。 当气候急剧变化时,人体的外防功能不能适应,邪气就从皮毛、口鼻进入,引起一系列肺经症状。
(1)风寒
方药:风寒外束,发窍闭塞,肺气亏损,故取手太阴络穴列不足,宣肺理窍,以治疗鼻塞、咽痒、咳嗽; 风门用于调节太阳经气,祛风散寒,治疗恶寒发热、头痛; 四个穴位与足少阳回穴风池相配风寒感冒的艾灸,具有祛风散寒、宣肺解表的功效。 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祛湿,健脾和胃,祛湿浊,理气,减少不良反应。
(2)风热
方一:大椎为诸阳之会穴,其功在于善于祛阳邪退热; 池泽为肺经穴位,大鱼际为肺经行穴,少商为肺经经穴。 三穴合用,可泄肺热、咽喉肿痛; 外关是手部的少阳络穴,又连接阳卫脉,阳卫主表,维护阳经,所以外关可以疏解表热; 加中脘、足三里,健脾和胃,祛湿邪。
【其他疗法】
1.耳针
2.皮肤针灸
发热无汗、颈背疼痛者,用皮针沿背部督脉、膀胱经敲打,然后拔罐。
【笔记】
预防感冒:流行季节求医网信息,艾灸湿气或针刺足三里,可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