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感冒是一种外感性疾病,接触风邪或病毒后,以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寒战、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感冒有感冒、风寒、伤寒、感冒、重感冒等称谓,现代医学称之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最近感冒肆虐,尤其是小儿,各大医院儿科都爆满。 感冒虽然是小病,但还是值得引起重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1、如何判断是否感冒?
感冒可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中医感冒与西医感冒基本相同,普通感冒相当于西医的普通感冒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发病迅速、突然,无潜伏期(或潜伏期很短)。 病程短,少则3-5天,多则7-8天。 主要症状是肺部健康症状,如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寒战、发烧、全身不适等,症状多种多样。 鼻咽部瘙痒、干燥、不适是早期症状,继而出现喷嚏、鼻塞、流鼻涕或乏力、全身不适等,轻者侵犯肺窍。 症状不严重,容易康复; 严重者出现高烧、咳嗽、胸痛。
很多传染病的早期都会出现感冒症状,这里需要进行识别。
感冒还需要与肺炎相鉴别。 肺炎通常伴有咳嗽、咳痰,有时还伴有喘息。
感冒的鉴别
2.认识什么类型的感冒?
教科书上把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夏湿感冒、体虚感冒等,都有一定的价值。
现代医学也认为,每个人感冒的病因、诱因和表现都不同。
这里需要区分几个关键点。 辨风寒风热证,风寒证重恶寒,微热,无汗,流涕,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证,发热重,恶寒,盗汗,流涕,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
区分普通感冒和流感。 普通感冒呈散发性,症状较轻,全身症状较轻,传播途径变化较少; 流感具有流行性经方治疗感冒,传染性强,肺部症状较轻,全身症状明显,症状较重,并可发生传播途径改变,容易出现并发症。
还要区分普通人的感冒和虚人的感冒。 一般人感冒后,症状比较明显,但很容易康复。 平时体质虚弱的人,感冒后会缠绵不绝,久久不愈,或者反复感冒。
3.1 如何用经典方剂治疗感冒
现代医学不提倡积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冒。 大多是对症治疗,必要时使用抗病毒药物。
在选择治疗方剂时,多为时间方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以前记得中医内科治疗感冒的方剂选择里有一个方子,寒精(治风寒感冒的经防败毒散)、热银(治风热感冒的银翘散)、舒心甲(夏季湿寒辛甲香蕊饮)、银胃(阴虚寒证加味蕊汤加减)、芪参(气虚寒证肾素饮)、寒热解(表寒内热双结汤)。 其他也可以在家进行刮痧、拔罐、走罐、食疗等。 生姜、葱、豆豉等白开水一般适合感冒感冒。 饮食建议趁热喝,这样身体可以稍微出汗,感冒的病程就会缩短。
按照上面的讨论比较容易识别感冒,但有时效果可能并不理想。 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掌握经典方剂治疗感冒的思路。
3.1 倪海霞先生的经历
倪海霞先生根据感冒的主症及伴随症状,结合经典方剂及证候的特点,总结归纳了经典方剂治疗感冒的思路。
感冒发烧
感冒鼻塞、全身酸痛
感冒咳嗽、喉咙痛
3.2 根据同类方剂的特点治疗感冒
治疗感冒的常用方剂主要有三类。
麻黄类方剂,葛根汤、麻黄汤、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桂枝类方剂,如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仁汤等。
柴胡类方剂主要为小柴胡汤。 此小柴胡汤主要用于治疗虚寒者感冒。
以上三方可根据病情特点联合使用。 例如柴胡桂枝汤、小柴胡合麻杏石甘汤等。
除了针对病人的症状进行处理外,还可以结合黄先生当地人民的特点。 比如桂枝体质、麻黄体质、柴胡体质等,这些人如果感冒了,提醒他们使用相应的经典方剂,这样会增加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3.3 示例
麻黄汤医案(胡希书医案)
陈某,男,24岁,昨天打篮球、洗冷水澡后首次确诊。 今晨觉恶寒身热,T38.6℃,无汗,头痛,身痛,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为日表之证,治以解表。发汗,麻黄汤加减。 麻黄三钱,桂枝二钱,炙甘草二钱,杏仁三钱。
结果:立即煎药立即服用,盖被子微汗,发热渐退,不再服药,休养二日自愈。
小柴胡加石膏橘梗汤医案(胡喜树医案)
唐某,男,35岁,1965年4月24日初诊。感冒三天,咽痛、口干、恶心、食欲不振、头痛、头晕、咳嗽时右上胸痛、舌苔白、细细。和快速的脉搏。 该证属少阳阳明兼病,为小柴胡加石膏巨庚汤之证。 柴胡四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党参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苦桔梗三钱,生石膏一半。
结果:上药服三剂后,口干咽痛已去,咳嗽不明显,但恶心,腰痛,下肢冷,苦桔梗自上而下,三钱桂枝、赤芍各五钱,生龙骨、牡蛎各五钱,服三剂后诸证。
麻黄附子甘草汤医案(胡喜树医案)
徐某,男,47岁,初诊日期1978年5月4日。感冒2天,右侧头痛,自觉精神不振,手冰凉,无汗,恶寒,口平,无欲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咽红,滤泡增生。 此属虚寒表证,治温阳解表,用麻黄附子甘草加川芎汤:麻黄三钱,附子三钱,炙甘草二钱,三钱。川芎钱。
结果:服用一剂上述药物后,我微汗,头痛减轻。 我没有再吃药。 经过两天的休养,我的精神一切如常。
葛根汤医案(曹应福医案)
冯姓裁缝,病恶寒,全身无汗,背脊筋骨疼痛,侧身不能,脉浮紧。 余诊曰:加之邪袭于皮肤毛,故恶寒无汗,脉浮紧。 证属麻黄,颈背强痛。 由于邪气侵入背部经络,比麻黄证更严重,应治疗。 服葛根汤。 葛根(五钱)、麻黄(三钱)、肉桂条(二钱)、白芍(三钱)、甘草(二钱)、生姜(四枚)、红枣(四枚)
方一用葛根将水分提升到皮肤上,借助麻黄的力量,将其从毛孔中推出。 两解肌表虽与桂枝二麻黄乙汤一致,但用法不同。 刚服下,就感觉后背微微发热,再次服下后,背上就冒出了汗,然后传遍了全身。
马杏石甘汤病案(曹应福病案)
冯恒孙(10月29日,嵩山路鹅路帐篷房)开始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全身疼痛。 发热必发于黄昏,病属营,恶寒发热无汗者,病属卫。 咳嗽咽痛,应以肺热为外寒,以开表为宜。 净麻黄(三钱)、淡杏仁(四钱)、生石膏(五钱)、青黛(四钱)、生甘草(二钱)、浮萍(三钱)
桂枝麻黄半汤证(曹应福医案)
顾(左朱芳斜路10月21日)寒暑交替,一天十几度。 这不是疟疾,而是太阳病。 桂枝麻黄汤应各半。 桂枝(三钱)、甘草(前半)、杏仁(五钱)、麻黄(前半)、白芍(前半)、生姜(两枚)、大枣(四枚)。
4、预防方法
一是呼吸新鲜空气,经常开窗通风。 这个通风非常重要,人总是处于密闭的环境中是不舒服的。 当然,有时候外面污染很重,PM2.5很高,这个时候要少出门。 这里还有一点就是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车站、医院),必要时戴口罩。 在家中可以适当使用醋熏蒸法。
二是避免着凉。 还有一些孩子在活动后容易出汗。 出汗后就会贪冷,穿的衣服很少。 这个不对。 我们还是要避免着凉。
三是注意饮食。 我们吃的最多的食物是米饭和蔬菜水果,因为维生素C本身就可以预防感冒。 适量吃鸡肉、鱼、鸡蛋、牛奶,少吃甜食和黄油。 如果饮食正确,免疫力就不会减弱求医网资讯,就不会轻易生病。 感冒期间建议清淡饮食。
四是体育锻炼,即注意学习与活动相结合,即劳逸结合。 如果运动后学习,学习效果好,效率极高。 经常锻炼身体的孩子就不容易生病。
文章中的治疗方法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