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撤退并烧毁
匆忙
如果我发烧了怎么办?
记得大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最怕的就是大孩子生病,尤其是发烧。 一直以来,孩子发高烧都是父母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说到高烧,家长们总是表情严肃,想着孩子持续高烧、肺炎、脑膜炎等。
但发烧是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最常见的事情。 与其一味地担心,不如自己去学习一些知识。 当孩子发烧时,可以适当护理,让孩子尽快退烧。
但什么温度才算是发烧呢? 孩子晚上发烧怎么办? 什么时候可以服用退烧,什么时候必须送医院?
对于这些问题,家长们一定是最想了解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宝宝发烧体温
关于37度是否算发烧有很多争议,但事实上37度属于正常范围。 正常儿童的基础体温为36.9℃-37.5℃。
宝宝的体温通常测量三个地方,即口腔、腋下和肛门。
肛门处的正常体温在36.5°C至37.5°C之间;
口腔温度在 36.2°C 至 37.3°C 之间;
腋下温度在 35.9°C 至 37.2°C 之间。
测量通过后,如果超出正常范围0.5℃以上,称为发热,不超过38℃,称为低烧,超过39℃,称为高烧。发烧。
幼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稳定,新陈代谢相对旺盛,体温比成人高。
而且在同一天内,孩子的体温也会有波动,休息时体温较低,活动时体温较高。
凌晨2:00至6:00体温最低,下午2:00至8:00体温最高,波动范围约为0.6℃。
因此,孩子的体温有时会随着周围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只要孩子精神状态比较好,没有无缘无故的哭闹,就不用太担心。
很多时候,家长都担心孩子晚上发烧。 主要原因是就医不方便。 这时,我们作为父母的心里更加着急。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宝宝晚上发烧怎么处理呢?
一般情况下,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半夜发烧。 大多数孩子半夜发烧都是因为妈妈没有注意到孩子发烧前的症状,没有及时护理。
发烧前症状
1、下午体温已经很高
如果下午宝宝的体温升高,特别是达到37.2°左右,晚上发烧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因此,为了及时了解情况,妈妈们在家最好每天多次测量宝宝的体温,并及时做好物理降温+按摩护理的准备。
2、晚上精神状态不好
如果晚上宝宝逐渐没精神,晚餐一定要清淡,不能过多,以免造成积食。
3、出汗突然减少
现在的天气,还是有很多宝宝一动就容易出汗。 当妈妈发现宝宝当天出汗量突然比平常少,甚至不出汗时。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这种情况小孩夜晚发烧怎么办,很有可能是宝宝的毛孔因为受凉而闭合了。
这时可以给宝宝泡脚出汗求医网资讯,防止宝宝发烧。 水温应比宝宝体温高1°~3°,水量不要超过宝宝的脚部,浸泡3~5分钟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及时给宝宝擦干,避免被风吹着凉。 如果吹着凉,就会导致孩子晚上发烧。
宝宝晚上发烧怎么办?
当妈妈发烧、宝宝夜间发烧时,首先不要惊慌。 以下正确护理步骤一定要牢记!
第一步:测量体温并观察精神状态
夜间发烧与白天发烧相同。 最重要的是测量宝宝的体温,观察精神状态。
第二步:观察孩子是否出汗
如果宝宝不出汗,可以用上面提到的方法给宝宝泡脚出汗。 当背部微微出汗时,出汗后宝宝的体温就会下降。
如果宝宝已经出汗了,但发烧还没有退,此时可以给宝宝喝点糖盐水或米汤,防止宝宝出汗过多,津液耗尽后脱水。
第三步:停止夜间喂食
当孩子发烧哭闹时,不要给宝宝喂夜奶来安抚情绪,否则会增加宝宝脾胃的负担,甚至加重发烧。
第四步:根据情况服药并就医
当孩子发烧时,是吃退烧药还是去医院在家护理,是家长最头疼的事情。 不知道如何选择的家长可以参考以下情况来应对。
情况一:宝宝睡着了,要叫醒他吃退烧药吗?
宝宝发烧后,首先要记住的就是这个用药原则:
①体温判断:
对于有热惊厥病史的宝宝,发现宝宝发烧后,要观察孩子的状态。 如果状态不好,应该立即吃药。
无热惊厥病史的婴儿,体温超过38.5℃时应给予退烧药。
②判断服药时间间隔:
如果您之前服用过对乙酰氨基酚,则应等待 4 小时后再服用下一次。 如果您正在服用布洛芬,则应每 6 小时服用一次。
情况二:宝宝入睡体温下降怎么办?
当宝宝体温已经下降并且可以安稳入睡时,就不需要给宝宝吃药或者就医了,但是仍然需要继续观察半夜和第二天早上的体温。
情况三:宝宝睡着了,发烧先退了,但半夜又发烧了。
如果宝宝半夜再次发烧38.5度以上,且精神良好,则按照上述护理方法进行。
如果精神状态不好且距离医院又近,可以立即就医,无需服用退烧药; 如果距离医院有一定距离,应先在家服用退烧药再就医,以免去医院途中抽搐。
情况四:宝宝睡着了,发烧还没退,体温还是吃药的温度。
如果宝宝睡得比较稳,体温没有超过38.5°,这时候可以不吃退烧药,而采用物理降温、按摩的方式退烧。
但超过38.5°时,就叫醒宝宝吃药,并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 如果状态不好,需要及时就医。
情况五:有热惊厥病史。
对于有热惊厥病史的宝宝,晚上发烧时,处理方法还是和其他发烧的宝宝一样。 因为提前服用退烧药并不能减少抽搐的发生率。
饮食护理
宝宝发烧后,第二天的饮食非常关键。 不能大幅度补充,即使精神状态很好,也不可能大幅度补充。 适当的禁忌可以防止宝宝发烧后咳嗽和反复发烧。
如果是喝奶的宝宝,可以通过稀释奶粉的方式给孩子喂。 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饮食宜清淡。 不要急于吃鸡蛋、肉类、牛奶以及各种汤类,以免增加孩子脾胃的负担。
日常护理
家长日常能做的就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发育情况提供充足的营养,及时、合理、均衡地添加辅食。
在保证营养到位后,可以积极预防和治疗某些营养性疾病,比如佝偻病,它与肺炎的发生和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预防疾病更有效的方法是增强自身抵抗力,坚持多带孩子或督促他们进行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他们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
宝宝每次发烧都是身体与致病因素作斗争的过程,这并不是坏事。 当宝宝阳气不足时,不能很好地抵御外邪,因此退烧的过程较长。
但体内阳气充足的宝宝,即使发烧,妈妈在家做物理降温或退烧按摩后,也能尽快恢复。
因此,平时要保护宝宝的阳气。 可以多给宝宝按摩,然后用足贴温补脾阳。
提高体内阳气。 当宝宝阳气充足,体内达到阴阳平衡时,抵抗外邪的能力自然会增强,疾病的恢复时间也会更短。
物理降温法:
多喝温开水,温盐水(1岁以下不要喝盐水,主要是为了加快体内废物的排出),少量多次服用。
泡脚,或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淋巴液、耳后、掌心、脚心、腋窝、腹股沟、腘窝等处,不要揉搓前胸、背部和腹部。
可以用煮熟的鸡蛋,沿着大条的两侧滚动,但一定不要烫伤孩子。
手脚冰凉,给宝宝揉搓手脚,保持体温平衡。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