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正值冬季,寒流来袭,孩子们免疫力弱,幼儿园、小学容易交叉感染,发烧、咳嗽在所难免,不少孩子咳嗽明显,医生判断他们得了“支气管炎”。 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医生能够“对症下药”,但实际上会对孩子“过度治疗”。 反而加剧了家长的焦虑。
1.如何区分感冒和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通常是由感冒引起的。 初期感冒不见好转,进一步发展为支气管炎。 感冒和支气管炎都会出现鼻塞、流鼻涕、喉咙痛、声音嘶哑或发烧的症状。 但感冒鼻咽部症状较为明显,包括鼻塞、流鼻涕、咽痛等; 反复且逐渐加重的咳嗽是支气管炎的突出表现,可伴有咳痰、喘息,甚至气短、呼吸困难。 可见咯血,肺部听诊可闻及罗音。
2、孩子有慢性支气管炎吗?
支气管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在儿童中,绝大多数是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相当罕见。 很多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会反复生病,尤其是上幼儿园或入园后。 他们会误以为自己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但实际上却患有多种感冒。
3. 哪些感染会引起急性支气管炎? 为什么冬天常见?
与普通感冒一样求医网信息,病毒感染是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 由于气道的屏障功能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温暖潮湿的空气最有利于气道功能的稳定,而寒冷干燥的空气则会对气道造成强烈的刺激。 感冒、流感、新冠都是冬季的常见病,支气管炎也是这个季节的“副产品”。 因此,不少家长在冬季带孩子来三亚过冬,避免呼吸道感染。
4、支气管炎伴有发烧。 是细菌感染吗?
发烧只是炎症反应的“信号”,并不能区分病毒和细菌感染。 大多数支气管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大多数血液检查都是正常的。
5、患有支气管炎的孩子,如果咳出黄色痰,是细菌感染吗?
随着咳嗽加剧,炎症反应会导致支气管上皮肿胀并产生更多分泌物(痰)。 痰液呈黄绿色(多形核白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酶的颜色),提示白细胞迁移,而非细菌感染。
痰液可能会在5至10天内变得稀薄,然后逐渐减少。 咳嗽在整个疾病过程中持续存在,通常持续 2 周,但很少超过 3 周。
6、孩子患急性支气管炎后为什么咳嗽得这么厉害?
病毒侵入支气管上皮细胞后,引起炎症细胞活化,进而释放炎症因子。 这些炎症因子会损伤支气管上皮并显着增加其敏感性。 因此,感染后3至4天,儿童会出现频繁且剧烈的干咳。 这种咳嗽会让孩子非常不舒服,影响他们的饮食、休息和睡眠。 一些年龄较大的孩子抱怨因剧烈咳嗽而出现胸痛。
因此,支气管感染时出现的咳嗽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如果孩子出现咳嗽,立即使用强效镇咳药物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咳嗽时产生的高速气流可以帮助排出呼吸道内的痰液,防止痰液堵塞呼吸道。 若使用镇咳药物,咳嗽虽减轻,但病情却加重。
7. 急性支气管炎需要抗生素吗?
由于支气管炎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抗生素无效。 因为家长急于求成,医生担心孩子后期病情变化,所以达成了“提前干预”的默契。 一旦一拍即合,大多数患有支气管炎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地服用抗生素。
如果孩子咳嗽严重,影响了白天的学习,影响了晚上的睡眠,医生只是说回家喝水自愈,恐怕任何一个家长都很难接受。 但治愈咳嗽真正的“利器”是“时间”。 往往,医生此时的真实表白,会被误认为是“误导人的庸医”。
经常改变孩子的体位、增加环境湿度,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呼吸道症状,但不会缩短病情。
抗过敏药物(马来酸扑尔敏、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对这种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没有治疗作用,不推荐使用。
8. 急性支气管炎可以雾化吸入治疗吗?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哮喘(支气管痉挛、听诊时喘息),可以使用雾化支气管扩张剂来缓解支气管痉挛并确保充分通气。
如果孩子患有哮喘,在出现“明显咳嗽”时,可以使用雾化吸入皮质类固醇+支气管扩张剂来预防哮喘急性发作。
9、急性支气管炎如果治疗不当,会变成肺炎吗?
在解剖学上,支气管一步一步向下到细支气管,最后到肺泡,所以有人认为感染会沿着解剖一步一步扩散。 如果在支气管炎期间“治疗得当”,感染就会被控制在支气管内,否则就会进展为肺炎。 事实上,这些猜测都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任何依据支持。
支气管炎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引起肺炎的病原体除了病毒外还包括细菌、支原体等其他病原体。
因为急性支气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逐渐缓解,然后自愈。
对于自限性疾病,没有特殊的方法可以缩短病程,因此不存在“良药”的概念。 如果一定要“好好对待”,用治肺炎的方法来治支气管炎,那就意味着对孩子的治疗过度了。
10.如何预防急性支气管炎?
(1)保持良好的家居环境和卫生,室内空气新鲜流通,有一定的湿度,控制和消除各种有害气体和烟雾。 搞好环境卫生,做好防尘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个人防护,避免烟雾、粉尘、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
(2)严冬季节或天气骤冷时,要注意衣物保暖防寒,及时添衣,避免因受凉感冒。 冬季寒冷季节急性病毒感冒,室内温度以18-20℃为宜。
(3)增强体质,提高呼吸道的抵抗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吸入过敏原,可预防或减少本病的发生。 锻炼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
(4)严格手卫生,家中感冒患者应尽可能隔离。
(5)儿童和家长应按时接受必要的疫苗接种(家长呼吸道感染也会增加儿童感染的机会)。
(6)患有哮喘、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儿,需要坚持药物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日常呼吸道护理。
支气管炎在儿童中很常见。 理性消除焦虑,防止孩子受到过度干扰,并不容易!
导演尹勇
尹勇,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主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童睡眠障碍诊疗中心副主任。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呼吸专科联盟联合主席、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呼吸免疫协作组组长兼任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中心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儿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过敏科学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童保健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病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科普分会委员。
擅长儿童哮喘、慢性咳嗽、难治性肺炎、睡眠呼吸障碍及疑难呼吸道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
周三上午专科门诊
周五全天特殊需要诊所
请关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天使”呼吸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我们会定期发布各种儿童呼吸科普知识、用药指南、专家门诊时间等,希望对家长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