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随着“寒冷季节”的临近,越来越多的人担心感染后出现发烧、咳嗽、咳痰等症状,开始购买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乱用药物,特别是解热镇痛药物,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甚至危害健康。 听上海胸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潘艳为您讲解服药前需要了解的知识点。
(1)如何判断发热程度?
我们人体的正常体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求医网报道,每个人的基础体温取决于自身的基础代谢。 特殊人群或特殊时期的体温也会发生变化。 比如孕妇的体温会稍高一些。 每个人的体温在白天都会有所不同。 比如早上体温会稍低,下午和晚上稍高,运动后体温也会升高。
体温的正常值根据测量部位的不同而不同。 正常体温腋下为36-37摄氏度,舌下为36.3-37.2摄氏度,肛门为36.5-37.7摄氏度。 测温工具以及是否正确使用也会影响测量值。
发烧(舌下温度)分为:低热(37.3-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1)和极高热(>41)。
一般来说,低烧和中度发烧不需要退烧药。 高烧时,根据症状服用退热药物。 如果体温低于38.5摄氏度且无明显不适,可暂时不服用退烧药。 对于超高烧,一定要及时控制体温。
(2)发烧如何处理?
如果发烧(如果不是很高烧),不要盲目服用退烧药。 首先,观察伴随症状。 如果出现鼻塞、流鼻涕、喉咙痛、头痛、肌肉酸痛等感冒症状,考虑是感冒、流感或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 ,此时如果体温大于38.5℃,或不适症状较严重,应选择适当的退热药物。
如果发热伴有咳嗽、黄色脓痰、气短、喘息、低氧血症(指尖血氧饱和度低于95%),或伴有腹痛、压痛、反跳痛等,或伴有嗜睡、无力如果出现发热、颈项强直等神经系统症状,应考虑肺部感染、腹部感染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您需要及时就医,并接受医生的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切不可为了掩盖症状而服用退烧药来拖延病情。 治疗时间。
(3)常用退烧药如何使用?
常用的退热药称为解热药、镇痛药、抗炎药。 其作用机制是抑制中枢和外周区前列腺素(PG)的合成感冒体温反复是怎么回事啊,从而发挥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日常退热药物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或含有上述成分的复方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