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近期,北方大面积出现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 气象部门提醒,未来三天,北京晴朗炎热,持续高温,紫外线较强。 今天上午,北京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建议公众注意防晒,谨防中暑。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总局此前发布的《高温热浪公共卫生防护指南》指出,儿童、孕妇、老年人等敏感人群、慢性基础病患者和户外作业人员是高温热浪重点人群健康防护,建议加强自身健康防护。 。
中暑分为四个阶段:预兆中暑、轻度中暑、中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中暑先兆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大汗、口渴、注意力不集中等。 进入轻度中暑阶段发烧手脚凉,会出现体温升高、发烧等症状。 如果此时不进行干预,体温会继续升高,达到40℃至42℃的高烧,并伴有四肢抽搐、意识障碍,则已进入轻度中暑阶段。 中暑和重度中暑的阶段。 中暑最严重的形式是严重中暑,或中暑,常伴有多器官衰竭。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廖坤表示,轻度中暑通常发烧38℃以上,脸特别红,但手脚特别冰凉。 如果更严重的话,血压可能会下降。 这时,脸若不红,可能会变得更苍白,心跳加快。 严重时会出现抽搐、神志不清、各脏器衰竭等。
成年人中暑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
并及时就医
一旦发生中暑,专家建议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进行物理降温,出现危险症状及时就医。
中暑后应立即远离高温环境,但也不宜迅速移至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 适宜温度为22-25℃。 迅速用冷毛巾擦拭患者四肢皮肤。 用冷水擦拭身体时,注意一开始不要太冷。 太冷的水会使皮肤的神经末梢突然受到寒冷的刺激,引起血管收缩,难以散热。 天气也太冷了。 刺激还可能导致患者崩溃。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协助患者多喝水补充水分,最好是含盐的饮料。 一旦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呼吸循环衰竭等危重症状,应立即拨打120,及时就医。
炎热夏季如何预防宝宝中暑
好动、出汗多的孩子更容易中暑。 天气炎热时,孩子应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长期户外活动。 外出时要做好防晒,及时补充水分。
专家提醒,在临床上,不少婴幼儿也出现中暑,即过热综合症,这多是家长过度保护的结果。
廖昆表示,新生儿可能需要裹着毯子,所以这样的孩子特别容易中暑。 经常看到他们裹着毯子来就诊,到了后却发高烧,孩子还出现抽搐等症状。
另外,家长要注意,大热天千万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否则后果很危险。
廖昆表示,在封闭的环境下,狭小的空间特别容易产生高温,很容易引发中暑。
专家提醒
以下是一些预防中暑的方法:
应选择浅色、轻便、宽松的衣服,以利于汗液蒸发求医网信息,带走热量。
外出时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 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如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等,并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风油精等。
可随身携带运动饮料或淡盐水,及时补充,并饮用清凉饮料预防中暑,如山楂汤、绿豆酸梅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