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儿童也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大多数儿童的主要症状与其他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相似。 一般来说,孩子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发烧的程度不一。 有高烧、中度烧或仅有低烧。 发热症状持续时间约2~3天,病程约3~5天。
关于发热的17个热点问题,北京儿童医院解答——
1、发烧是怎么回事?
发烧是身体对疾病的防御反应,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 对于儿童来说,许多疾病都会引起发烧。
人体发热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体温升高期,此时机体产热高于散热,容易出现畏寒、畏寒等症状; 二是体温稳定期,产热和散热处于较高水平,上半身趋于平衡,颤抖减少,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 第三个是降温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退烧期。 散热高于产热,体温逐渐下降。
2、孩子发烧多高,需要使用退烧药?
一般建议儿童体温超过38.5℃时使用退烧药。
事实上,38.5℃并不是孩子使用退烧药的唯一分水岭。 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和孩子的主观症状同样重要。 如果孩子体温低于38.5℃但孩子出现精神萎靡、萎靡、肌肉酸痛等症状,可以给孩子退烧药。 当孩子体温超过38.5℃但精神尚好,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时,可以考虑暂时不服用退烧药。
3、如何选择退烧药?
取决于年龄:
如果是六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选择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只需选择两者之一即可。
对于两个月以上和六个月以下的儿童,唯一的选择是对乙酰氨基酚。
如果是3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发烧后应及时就医。
4、使用退烧药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我们提醒家长,使用退烧药时一定要注意:
①不要同时服用两种退烧药,这样会增加孩子肝脏、肾脏的负担,引起不良反应; 也不建议两种退热药交替使用,因为这样不仅不会增加退热效果,反而可能弄错时间,增加用药过量的可能性
②家长在给孩子选择退烧药时,不仅要选择适合年龄的药物,还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服用,注意剂量和时间间隔。 规范儿童的用法和用量。
③ 如果同时给孩子服用复方感冒制剂,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成分表,避免与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如退热药)重复使用。 如有重复,请谨慎使用,以免用药过量。 同类型的中成药只要一种就够了。 不建议同时服用两个或两个以上。
5、发烧越严重,病情越严重吗?
事实上,发烧的高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并没有绝对的关系。 体温低并不意味着病情一定轻,体温高也并不意味着病情一定重。
希望家长们能够认识到,服用退烧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孩子的舒适度,让孩子安全舒适地度过发烧期,而不是单纯追求把体温降到正常值。
一般情况下,服用退烧药后,体温可能仅下降1~2℃。 只要孩子不再那么难受,家长就不用特别着急。 他们不需要在短时间内反复带孩子去医院。 家长只需密切观察孩子,如果出现特殊情况才重要。 对于绝大多数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让我们给它一些时间。
6、如果一种退烧药不能退烧,为什么不能交替或同时服用两种退烧药?
首先要明确的是,退烧药服用后并不会立即退烧。 一般服药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开始起效,需3至4小时才能达到最佳退热效果。
其次,使用退烧药时,可以每隔4~6小时服用一次,每天不超过4次,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则不能各服用4次。
第三,同时使用这两种退热药可能会导致儿童肝、肾损害; 交替使用时,解热作用不会增加,而且服药时容易混淆时间,造成服药过量。
7. 退热栓和口服退热药有什么区别? 如何选择?
两类药物的主要解热成分相同,主要区别在于给药方式。 退热栓剂是肛门用的,一般适合不能口服药物的儿童。
8. 高烧会烧坏孩子的大脑吗?
正常情况下,发烧本身不会损害大脑。 在儿童中,很大一部分发烧是由感染引起的。 如果因发烧被烧死,可能是脑炎或其他严重疾病引起的。
当然,如果体温持续超过41℃,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持续“超高热”,就应该警惕脑部损伤,一定要及时就医。
9、孩子出现高热惊厥怎么办?
这是家长特别担心发生的事情。 高热惊厥在 6 个月至 5 岁的儿童中更为常见。 高热惊厥常发生在儿童发烧的最初24小时内。 发病时,儿童体温常超过38.5℃。 发作症状通常包括翻眼、四肢僵硬或颤抖、嘴唇发绀、牙关紧闭,通常没有反应。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热性惊厥,正确的做法是把孩子放在平坦、无伤害的地板或床上。 周围不能有尖锐物品,防止孩子抽搐时摔倒造成二次伤害; 松开孩子的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让孩子的头转向右侧,或者让孩子保持右侧卧位。 如果孩子的口鼻有分泌物,请立即擦掉。
处理时也有“四不”:第一,不要把任何东西放入孩子嘴里发烧半天就退烧了怎么回事啊,包括勺子、筷子、大人的手指,这些都容易伤害孩子。 其次,在抽搐发作期间,不要喂任何东西,甚至不要吃药或水。 三是不要试图束缚孩子的四肢,以免对孩子造成身体伤害。 第四,不建议捏。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捏捏有助于缓解热惊厥。 反之,可能因家长紧张而用力过猛,造成孩子局部损伤。
此外,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早期服用退热药对有热性惊厥病史的儿童有预防作用。
10、出现高热惊厥需要立即去医院吗? 会有副作用吗?
确保您花时间去医院。 大多数儿童热性惊厥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3至5分钟后停止,一般不超过15分钟。 等孩子抽搐停止后,就可以送医院了。 如果孩子以前有过抽搐持续状态,或者抽搐超过5分钟没有停止,孩子自行停止的可能性较小,应立即去医院。
病毒感染是热性惊厥的最常见原因。 单纯性高热惊厥一般不会引起儿童神经系统后遗症,其未来的认知和行为发展与同龄儿童不会有明显差异。
11.婴儿退烧药的选择有限。 你能通过捂住他们的汗水来帮助他们退烧吗?
不能。 6个月以下的婴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主要依靠皮肤散热。 因此,不能用成人的方法给孩子捂出汗来退烧。 如果给孩子盖得太多,热量无法通过皮肤散发,体温可能会越来越高,甚至超过40℃,某些部位还可能出现抢劫综合症,出现“被抢”现象。致命的风险。
当孩子发烧时,家长要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凉爽、通风的环境,并注意适当减少衣物,让孩子感到舒适。
12. 发烧到什么程度需要去医院?
三个月以下的孩子只要发烧,建议及时就医。 各年龄段儿童只要发烧连续3天以上,应及时就医; 频繁呕吐、腹泻、便脓血便、新出现皮疹、尿量减少、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或婴儿烦躁不安、难以安抚或自诉某部位持续疼痛,或有腹部肿块,或出现抽搐或意识障碍,应立即就医。
其实,判断孩子是否需要立即就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 比如孩子发烧、咳嗽,但精神状态特别好,不影响日常生活,就可以在家治疗症状,观察病情。 如果孩子精神状态特别差,老是打瞌睡、想睡觉,而且体温已经下降、精神仍然不好,就应该立即就医。 如果孩子年龄较小,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可能不容易被发现。 这时,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呻吟或面色不好、面色苍白、吐奶、减少奶量甚至拒奶求医网资讯,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13. 可以用冷水或酒精给孩子擦拭身体降温吗?
这是物理降温,可能会增加孩子的不适感,所以我们不常规建议孩子进行物理降温。 尤其是用冷水擦拭可能会让孩子的主观感觉更加不舒服,并且用冷水擦拭不利于退烧。
不建议常规用温水擦拭,以免增加孩子的不适,除非孩子主动要求并能够忍受这种方法。 温水浴也是同样的道理。
另外,不要在洗澡时给孩子喝酒,因为酒精会通过皮肤吸收,可能会伤害您的孩子。 物理冷却通常用于需要快速冷却的紧急情况,例如中暑时。
如果发现孩子手脚冰凉,可以揉搓取暖或者用毛巾包裹,帮助扩张血管,帮助散热。
14、为了保证退热效果,可以多服用清热中成药吗?
不能。 如果发烧时需要服用清热中成药,就服用一种即可。 不建议家长让孩子同时服用两种以上同类型的药物。
15. 抗菌药物对 COVID-19 感染有效吗?
不,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病毒。 抗菌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没有抗病毒作用。 仅当患者出现细菌感染时才需要使用,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家长不要自行给孩子使用抗菌药物。
16. 服用奥司他韦有用吗?
不会。奥司他韦是一种专门用于治疗流感的药物。 它作用于流感病毒的特定靶点,对新型冠状病毒没有预防或治疗作用。
17. 孩子发烧如何护理?
日常生活中,要让孩子保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均衡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多喝水。 同时避免家居环境过于干燥,保证湿度,让孩子更加舒适。
家长还要注意孩子发烧后不要捂热,也不要让孩子再次着凉。 家长要保持冷静心态,关注孩子发烧情况,但不要过度焦虑。 他们应该仔细观察孩子的病情,帮助他们尽快康复。
来源|| 北京儿童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 王泉)
转载与投稿|| 转8486
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