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徐先生的咽部有肿瘤。 他的喉咙持续疼痛,无法进食。 肿瘤切除后又复发。 放疗、化疗效果不佳。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以下简称“省二医”)迎难而上,成功帮助徐先生缓解疼痛,恢复正常吞咽功能求医网信息,尝到了苦味。经过8个小时的艰苦操作,再次品尝到食物的味道。
肿瘤导致持续喉咙痛,已一年未尝食物
两年前,徐先生因咽部不适,被医院诊断为下咽鳞状细胞癌。 后来因营养不良,进行了胃造口术。 然而,不到一年,徐先生又出现吞咽疼痛等症状。 不幸的是,肿瘤复发了,于是他又开始化疗,并辅助最新的免疫疗法,但治疗效果仍然不明显。 由于持续的喉咙痛,肿瘤逐渐增大,徐先生甚至无法用嘴吃饭。
▲ 下咽肿瘤术前MRI图像
经过多方打听,徐先生得知省二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带头人邓泽一主任擅长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于是立即前来咨询。 。 尽管放疗后复发的下咽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极具挑战性,但邓泽一主任团队决定迎难而上,解决徐先生的痛苦。
击败三只“拦路虎”,8小时手术成功摘除肿瘤
经过进一步详细的专科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徐先生明确诊断为复发性下咽部低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肿瘤直径超过3cm,侵犯舌根部,并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临床分期为N1-U-ENE(-)IV期。
邓泽一主任团队讨论该病例后认为,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均已失败,放疗后组织粘连严重。 幸运的是,肿瘤并没有完全粘附在颈动脉上。 考虑到徐先生强烈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以及他的身体状况,团队为他制定了详细的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
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邓泽一在全身麻醉下为徐先生进行了全喉切除+颈部淋巴结清扫+卡压松解+胸大肌皮瓣修复重建手术+气管造瘘术。
▲ 操作过程中
邓泽一分析,由于存在三个“拦路虎”,操作难度很大。 “一是放疗后皮肤粘连,切除肿瘤和保护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比较困难。二是手术缺损较大,需要采取胸大肌皮瓣进行修复。”一期显微重建修复。三是放疗后,颈内动脉区域组织脆弱,需要精心保护,防止术后感染和出血。”
经过近8个小时的共同努力,团队顺利完成手术,摘除头颈部恶性肿瘤。
医生护士配合术后护理,患者恢复正常进食
由于下咽癌患者术后最大的并发症是大出血、咽瘘、切口感染、移植皮瓣不愈合等,因此术后换药、护理和康复尤为重要。
在团队的精心治疗和肖克喜护士长护理团队的细心照顾下,徐先生不仅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而且营养状况和精神面貌较之前都有明显改善。
手术六个月后,邓泽一为徐先生拔出了胃造口管。 在护理团队的指导下,徐先生开始了吞咽康复训练,一个月之内就恢复了吞咽功能,即能够经口进食。
“时隔一年半,我终于可以用口腔吃饭,尝到久违的食物味道了。”徐先生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非常感谢认识邓教授团队!我不是不仅治好了病,还拔出了胃造瘘管,现在可以口服饮食了,恢复正常生活了。经历了这样的改变,以后的每一天我都会珍惜、感恩。”
▲术后半年MRI影像显示肿瘤未复发
下咽癌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据医生介绍,下咽癌又称下咽癌,是指发生于下咽部位的恶性肿瘤,主要为鳞状细胞癌。 多发生于梨状窦,其次为咽后壁和环状软骨后区。 也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与其他部位的肿瘤类似,下咽癌也主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下咽癌的临床特点是早期不易发现,且此类肿瘤极易沿粘膜下层浸润,增加了治愈难度。
目前我国主要治疗模式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在手术切除肿瘤的基础上,采用术后辅助放疗和化疗,进一步提高疗效。 近年来,由于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的应用,下咽癌的治疗方法更加丰富。 这些治疗方法综合应用于晚期下咽癌患者,对保留喉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取得了非常显着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