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于20岁至50岁的人群,一般与长期弯腰工作、久坐有关。 其典型症状是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 严重时会引起泌尿和肠道疾病以及感觉异常。 如果反复出现腰痛,可以通过一个动作自测是否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如何判断是否有腰椎间盘突出症?
用直腿抬高试验来判断是否有腰椎间盘突出症。 具体方法是:仰卧,双腿伸直,一手握住膝盖求医网信息,让膝关节伸直; 另一只手握住脚踝,让腿慢慢抬起,持续抬起,直至下肢放射痛停止,记录下肢与床面的角度。 如果60-70度没有异常,可以直接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 如果没有抬高到60度,大腿后侧、足部、小腿后外侧会出现疼痛,判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治疗?
1.按摩、热敷
轻度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引起肌肉痉挛或疼痛。 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手动按摩、热敷的方法来缓解肌肉紧张。 值得提醒的是,按摩只有在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后才能进行,切忌过于盲目,以免随意按摩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
2.卧床休息
采用仰卧位时,腰椎受力最小,腰痛症状可得到缓解。 通常需要卧床三周,三周后系上腰带才能起身活动,三个月内不能做弯腰和提重物的动作。
3.牵引疗法
牵引疗法可轻微增大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压力,有效扩大椎管容量,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
4、配合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应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可以消除炎症因子,缓解腰痛。 一般也会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和肌肉松弛剂,可以有效改善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但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
5.手术治疗
腰腿剧烈疼痛,反复发作,三个月后非手术治疗仍无效,且病情越来越严重,以致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应考虑手术治疗。 此外,马尾综合征、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神经支配区域肌肉力量下降、足下垂等也需要手术治疗。
温馨提示
日常生活中应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腰腿受凉,避免劳累过度。 纠正站姿和坐姿,防止脊柱不当造成腰椎间盘受力不均; 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腰部和原地活动,可以缓解腰部和颈部肌肉的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