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网信息
血清肌酐有两个来源,一是外源性肌酐,是食物在体内代谢后产生的肌酐;二是外源性肌酐,是食物在体内代谢后产生的肌酐。 另一种是内源性肌酐,它是肌肉的代谢产物。 血清肌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肾功能,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肾病患者血肌酐正常是否意味着疾病已经康复?
肾病患者血清肌酐正常吗?
肾病患者需要将血肌酐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相对安全。 然而,即使血清肌酐正常,也应定期随访,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并预防慢性肾脏病的发展。 需要提醒的是,血肌酐并不是衡量病情发展的唯一指标,还需要综合血压、尿蛋白和尿酸。 以蛋白尿为例。 持续蛋白尿会损害肾脏,加速血清肌酐升高,促进病情进展。 因此,需要积极降低尿蛋白,目标是24小时尿蛋白低于1.0克。 我们来谈谈血压和尿酸。 如果血压持续超过130/80毫米汞柱、尿酸超过420微摩尔,就会造成肾脏损害。 因此,我们不仅要看血肌酐水平,还要将各项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为什么肾功能检查时血清肌酐偏高?
血清肌酐可初步评价肾功能。 血清肌酐是肌肉的最终代谢产物。 通常指内源性血肌酐。 尿液就出来了正常情况下,血肌酐水平在40至133微摩尔之间。 一旦超过这个值,就说明肾脏已经受损。 在评价肾功能方面,血清肌酐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也能灵敏地反映肾功能,帮助医生诊断疾病,但不能全面反映肾功能的状况。
如何预防肾脏损伤发展为尿毒症?
1. 谨慎使用
慎用肾毒性药物,如四环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等,即使使用药物也应咨询专业医生,以免加重肾脏损害。
2、增强体质
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可以增强抗病能力,提高抵抗力。 根据天气增减衣服,注意保暖,积极预防感染。
3.治疗自己的疾病
高血压和糖尿病都会损害肾脏。 前者可引起肾动脉硬化,表现为夜尿增多、排尿次数增多; 后者可引起肾小球透明改变或硬化,从而影响肾功能。
温馨提示
血清肌酐升高通常与肾脏疾病有关,但也可能由药物或高蛋白饮食引起。 出于安全原因,需要进行其他测试来确认原因的诊断。 纠正一切损害肾脏的行为,多喝水、多排尿,保持适度运动求医网报道,做到劳逸结合。